美国大学选课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选课?

如题所述

选课就是美国大学在每学期开始之前,学生在网上的选课系统选择自己要上的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一般都设有waiting list,因此,可以在选课的时候多选一到两门课程,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选课之前,学生的课程要经过自己的adviser批准,将advising bar清除掉,否则将不能使用系统来选课。每学期选课之前,老师都会公布自己的advising时间,学生可以在其中选取时间跟老师见面,来商讨选课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把自己想上的三门课,和备选的课程都列出来跟老师讨论的时候,不必只选三门课。
选择课程之前,尽量向上届的同学或者师兄师姐打听一下课程的难易程度、教授是否nice、课程的评分标准是否严格等。当然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参考。等选定课程之后,可以不用着急交学费。一般学校的课程都可以免费试听一堂课,学生可以先去试听一下,然后决定自己是否想上这门课。等选定好课程后,再缴纳学费(学费缴纳的截止日期一般都是在开课后的一周或者两周甚至更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8

天道留学老师给您介绍选课问题:  

1. 合理选课的重要性

先修课程的要求

不同大学,不同学院,不同专业都有先修课程的要求。普遍来说,是否修完先修课程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被学校和专业录取。

课程难度的选择

虽然课程选择很多,但是不同的教授对于课程的设置也各不相同。遇上给分严格的教授,不但不容易拿到好成绩,甚至有可能挂科。

毕业学分的要求

要想顺利毕业,不仅要满足通识课要求,还要满足专业课必修和选修要求。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业并且保持良好的gpa,全看选课规划如何做。

2. 转学过程中的选课玄机

在美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学生的通过转学进入排名更高,或者是更加适合自己的高校学习。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也通过转学进入了自己的Dream
school。然而转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了解目标学校的要求,选课规划,到学校成绩,申请流程等环环相扣。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有严谨的计划,稍有差错,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转学准备工作

1.了解院校与专业

深入了解各个学校不同科系的转学要求,尤其是关于学分要求和先修课程要求。这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具备申请资格。

2.GPA!

高度关注GPA,投入全力提高GPA,这是转学的重要条件。认真对待每学期的选课,防止GPA因某些课程而被拉低。

3.文书准备

个人陈述撰写,丰富简历。 招生官除了gpa成绩单,就只能通过申请文书来了解申请学生。因此申请文书的好坏,对录取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

4.个人背景提升

多参加社团活动、实习或义工项目。在gpa之外,提升综合素质、锻炼领导能力、展现给名校面试官一个独特和有潜质的自己!

如何规划选课

1.确定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

一般来讲,排名越好的学校要求的先修课程越多,申请竞争越激烈的专业,要求的先修课程越多。每个大学的官网上,一般都有很详细的先修课程要求的,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学校的admiss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nsfer students,或者在academic的下设专业里面会有transfer
admission的先修课要求。

2.确认学分转换问题

不同的地区,尤其是不同的大学系统之间,学分不一定全都可以转, 关键在于每学期学校的课程,是否能够匹配到目标学校的课程。一般拿着社区大学的课单,
与四年制大学相对照, 符合条件的学分可以转。有时还需要拿syllabus去跟对方学校确认。
如果你打算申请的学校和你本身就读的社区大学,恰好在同一个州的话,那么建议你可以查看一下学校官网里面是否有Transfer
Guide/Agreement。

3.确认通识课程要求

通识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是无论是具体转哪一个专业都需要在转学前修完的课程。

一般分为五大块:

English Composition/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Reasoning /Arts
& Humanities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Natural Sciences: Biology,
Chemistry, Physics (+Lab)

4.了解课程难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Grade Option

学校每年都会开设不同的专业课,任课老师也不太相同,这就导致了可能是同样的课程名称,但是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有所出入,课程难度也不尽相同。一旦一门课拉低了gpa,想要再提高就难了。

此外,虽然可以选择pass no pass
来避免影响gpa,但是专业课和重点GE课程一律不建议修改。无关紧要的选修课可以考虑网课或修改P/NP,但是也要注意学分限制。

5.提前确认学校课程安排

根据学校每年不同课程的安排,需要合理规划什么时候拿什么课,有些课程学校可能一年只开一节课,非常抢手,如果错过了,就要等一整年,很有可能赶不及申请。因此选课规划是不可以临时抱佛脚的。

3. 如何选课才能满足毕业要求

非转学类选课

讲完了选课对于有转学需求的同学们的重要性,接下来要谈一谈四年制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又应该要如何选课。并不是不想转学就不需要重视选课,哪怕是拿到了四年制大学的offer,选课依然至关重要。

大学毕业要求是学生进入美国大学以后必须要尽快弄懂的话题。常规情况下,美国大学的毕业要求=通识课程要求+大学写作课程要求+学院要求+专业课要求+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进入大学后,学校会给每个学生配置advisor,大家千万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出现到了大四,才突然发现,自己连General
Education的要求都没有满足,无法按时毕业。

毕业要求

一般情况下,美国大学的毕业要求=通识课程要求+大学写作课要求+学院要求+专业课要求+选修课要求

1.通识课程与写作课程

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在本科可以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做到全面发展。再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在大一大二的阶段让学生有机会尝试自己的兴趣科目,从而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

而写作课程要求,则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大学水平读写能力,并且会教授学生的真正的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和格式。

2.专业课要求

学生顺利达到了同时课程要求和先修课程要求,仅仅是毕业要求的一部分。在进入专业后,学生还需完成6-10门的专业必修课程。比如一个uci的经济专业学生,需要完成两门学院设置的基础课程,以及Econ
20A and 20B, Econ 15A and 15B, Econ 100A-100B-100C, Econ
122A这八门必修课。其中部分课程是必须进入专业以后才能选的。

3.学院要求

美国大学通常会拥有多个学院,也就是国内的大学的“系”。不同学院之间,对于专业的录取要求都是不同的。大多数的学生会在大二的下半年提交专业申请到所在学院,然后大三才能够进入专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因此,在大一时就要全面了解专业所在学院的先修课程要求,以及gpa和学分要求。

4.选修课要求

除了专业课要求,还有专业选修课要求。对于uci的经济专业学生,还需要修满6门额外的经济选修课程,其中五门必须是高阶课程。所谓高阶课程(upper-division)就是那些有先修课要求的课程,必修在大一大二修过特定的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才能选修的课程。

第2个回答  2020-07-08
入学后,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学术辅导老师(Academic counselor/Advisor),会根据你的兴趣、Placement Test入学测试(数学和英语)结果等指导你选课定专业(当然之后可调换)。你还可以多和学长学姐聊聊,听听过来人的建议。

“选课”本身可说是一个必修学分,课程选得适当与否将是影响学期成绩的最大关键。
一开始就读的第一个学期,特别要注意课不要选得太多、太重,以免为自己带来沉重的功课负担。虽然学校规定修满十二个学分的学生才被承认全时学生(Full-Time Student)身分,若觉得负担太重,可以跟指导教授讨论少修一门课,并请他在有关文件上签名,再向注册组报备,便可继续保持全时学生身份。
有关课程内容的书籍资料,开学前就应着手收集了。
例如参阅学校各系目录(Catalog)上的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或课程时间表(Course Schedule)等等,都可以得知自己所在院系所开的课程。
在选课时有两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一定要了解课程内容和主讲教授。
你最好事先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你有用,你是否感兴趣、教授教研水平如何、为人如何、教学方式如何等等。
1)课程进度表
通常普通的课程简介相当简略,若想知道更详细的课程内容描述,一定要主动到系办公室直接询问开课的教授或其助教、秘书。同时索取该课程整个学期的上课计划进度表(Syllabus),上面列有详尽的课程目标、每次上课进度、评分标准,以及书单等等项目,可以说这是选课时最实际的参考。
2)教授的名声
学生对教授的评论是选课时另一重要考量因素。有时某门课的名称、内容相当吸引人,但若打听出该教授是个“Killer”,可考虑放弃该门课。所谓“杀手”教授通常有很多考试、作业,而且分数给的不高,一般而言并不受学生欢迎。当然,有心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同学,可以着重考察教授的学术能力和观念等等。
开学之后,正式上课或旁听(试听)更可验证自己选课选得如何。如果上课时发现该课程并不符合自己需要、太难或者旁听时对某课程产生兴趣,都应该当机立断尽快办理加、退选手续。通常在开学前某一特定时间内加选、退选、更改不另收取费用。
第3个回答  2021-09-16
1、不要凭感觉选课程
选课是门技术活,有的同学在完全不了解这门课的时候,简单通过课程的名称和学分去选择,这种方法是特别不可取的。
对于选课,不能凭感觉,而是应该权衡好专业,绩点,兴趣这三个方面。
2、关于选择教授
因为国外大学每门课都会有不同的教授进行授课,每个教授的授课风格、内容、评分标准等都不同,所以对于留学生选课来说,教授是必须选课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选课之前,你可以对每个教授的背景做一个调查,了解他们的背景和研究兴趣是什么?
他们的研究方向与和最想学习的专业的重合度如何?可以通过google scholar查看一下教授文章的引用率,通常情况下,引用率越高说明文章越有权威性。
3、不要低估文史课的难度
这类的课程对于新生难度还是很大的,一个是阅读量的压力,另一个就是背景知识的积累。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一开始就选太多和太难的课程,以免为自己带来沉重的功课负担,影响了自己的GPA。
4、要尽早选课
在美国公立大学,很多课程空位有限,而且比较热门的课或比较受欢迎教授的课通常会在开放选课很短的时间内被抢光,所以学生要拿出双十一秒抢的姿态来面对选课。
据说很多老司机都是凌晨熬着夜不睡觉去选课,因为选晚了就会被放在“Waiting List”上,或者被迫去选别的你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课。
所以,学生在选课前一定要好功课——规划好自己的课表,瞄准你心仪的教授,并了解课程内容及难易度,然后尽早注册,该出手时果断出手!
5、不要忽视上课时间/地点
美国大学的同一课程通常会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段开课,以满足同学的学习要求。所以学生在选课时需要注意一下选择上课的时间。
第4个回答  2022-01-06

留学选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平衡学习兴趣与课程难度

兴趣固然重要,但是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了解课程的难度、阅读作业与写作作业的数量,这个方面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是需要占用很长时间的,因此在选择课程的时候,也要进行一个取舍,否则过高的课程难度或者过量的课程作业会吧学习的兴趣完全消磨掉,到时候就是折磨了。  

2、借鉴其他人的选课经验与建议

    可以根据学长学姐的经验来进行参考,查看一下他们是怎么来进行选择的。

    当然了,借鉴就好,具体的选课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毕竟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区别,适合学长并不一定就适合你。

3、按照自己的职业方向选择

在选课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愿景来进行选择,学校的官网上,对于课程的大纲与教育目标以及职业方向都有所简介。

4、注意课程的授课地点  

    有些课程的授课地点之间相距还是比较远的,如果选择的课程教室相距太远的话,可能都赶不上上课,所以同学在选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对选择的课程有一个良好的规划,留出充足的休息时间,可以让之后的留学生活轻松不少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