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舟夜书见所同》

速度!作业很急的!做好马上就答!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赏析】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查慎行诗选
--------------------------------------------------------------------------------
1、渡百里湖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2、寒夜次潘岷原韵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3、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4、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5、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6、渡黄河
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
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
身轻往来便,自叹不如鸥。
7、早过淇县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邺下杂咏(四首选一)
一赋何当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
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8、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
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19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5
《舟夜书所见》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作者: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第2个回答  2009-05-27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舟:船。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同“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

“孤光一点萤”。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簇:读 ,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舟:船。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同“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

“孤光一点萤”。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簇:读 ,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这首诗,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孤灯闪烁的美妙景象。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由于诗人观察得仔细,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景色变化,而且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第3个回答  2009-05-31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赏析】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