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趋冲突

如题所述

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认为基本的冲突有"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趋冲突"三种:

双趋冲突 是面临两种同样强烈的愿望而只能选择某一种时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系对 两个具有差不多等同吸引力的正价的目的 物(即两个有利无害的目标)之间作出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

例如,一个人同时收到两项具有同等吸引力的工作邀请,对其中一项的选择,意味着对另一项的拒绝,于是,这人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冲突状态。人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即反应的是双趋式冲突。

趋避冲突 (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是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 同一目标 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

例如,吸毒上瘾的人,可能受到强烈吸引而趋向接受某种治疗但又害怕经历戒除过程并回到一种寂寞无聊的生活,因而会产生心理冲突。

双避冲突 是一个人要在 两项负价对象 之间(即两个有害无益的目标之间)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

例如,一个敌伪士兵,他深感战斗之疲劳、危险及战争的非正义性,总想从战场脱逃,但又怕被抓回来处以极刑,这种心理矛盾就是双避冲突。前怕狼后怕虎说的就是双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个体对同时碰到的两个目标中的每一个都产生趋避性动机冲突的矛盾心理状态。如一患者希望住院治疗,但又怕耽误工作;在门诊治疗可不影响工作,但又怕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这种动机冲突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若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