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如题所述

泉州南音: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其演奏方式至今保持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横抱姿势的特点。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相似。南音主要流行于泉州市、泉州晋江、南安、安溪、永春、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泉州北管: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泉州北管的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卖宽的柔婉秀丽,具有遒劲、朴实的个性,素有“天子传音”的誉称。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是一种发源于福建泉州的传统舞蹈,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拍胸舞在泉州地区的大小活动中都非常常见,成为泉州、闽南地区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梨园戏:梨园戏是中国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高甲戏的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泉州提线木偶戏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泉州提线木偶戏拥有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泉州提线木偶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是福建省晋江市一带的地方传统戏剧。晋江布袋木偶戏以泉腔演唱,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不同。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晋江布袋木偶戏”保护单位资格。
惠安石雕:惠安石雕是福建省惠安县地方传统美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惠安石雕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就已经作为永久性的艺术被应用。建国后,惠安石雕工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惠安石雕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泉州花灯:泉州花灯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是福建德化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至今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德化瓷器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种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的。
惠安女服饰:惠安女服饰,头披花头巾、戴金色斗笠,上穿湖蓝色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花头巾的花大多是小朵的蓝色花,衬以白底,显得活泼、亮丽;头巾紧捂双颊,只露眉眼和嘴鼻,衬出惠女含蓄和恬静的美。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饰在汉族女子服饰中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