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最后一段救星是如何救何满子的

如题所述

何满子见是姑姑望日莲,便心中委屈,哭了起来,姑姑望日莲最是心软,见何满子如此被捆绑,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也骂了起来,哭声又夹着骂声,惹人同情,最后何满子因此而得救。

《蒲柳人家》是这样描写的:
忽然,隔墙花影动,从东篱笆上的豆角秧和喇叭花藤萝里,露出一张俊俏的脸儿,轻轻地叫了一声:“满子!”何满子一抬头,原来是望日莲姑姑,救命星光临了。“莲姑!”何满子一肚子委屈,好容易盼来了亲人,哇的一声哭了。

坐在外屋的一丈青大娘,听见哭声,扔下手里的牛拐骨,走了出来,问道:“满子,怎么啦?”
何满子一听奶奶的口气,明明是带着心疼的意味,于是便演出了他的拿手好戏,扯着嗓子大哭起来。

篱墙外,一串脆笑,望日莲问道:“干娘,满子犯了多大的家规,披枷戴锁的打算刺配沧州呀?”
何满子哭得一声更比一声高。“那个老杀千刀的,撞了黑煞,一进门就瞧着我们娘儿俩扎眼;打算先勒死小的,再逼死老的,好接那个口外的野娘儿们来占窝儿!”一丈青大娘泼口大骂起何大学问。

北房东屋土炕上,发出一声虎啸,何大学问怒吼着冲出屋门。他光着膀子,赤着两脚,只穿一条肥大短裤,扎煞着根根松针似的胡茬,喊嚷道:“不是你这个长舌头娘儿们挑三窝四,我就舍得拴起满子来啦?”

“是我叫你拴的呀?”一丈青大娘的嗓门儿,压倒了何满子的哭声和何大学问的吼声,“我不过是叫你吓唬吓唬他,谁想你却黑心下毒手!”“我并没有真捆满子呀!”“唉哟,拴贼的扣儿,勒得孩子快断了气儿!”一丈青大娘拍得巴掌山响。

“我割下你这个娘儿们的长舌头!”何大学问大步走到葡萄架下,伸出一个指头,抖搂了一下那圈套圈儿、环套环儿的绳索,哗啦散开了,“瞧,这是真捆他吗?”望日莲背着大筐跑进来,笑道:“干爹,您可真会玩花活儿。”

“这叫兵不厌诈,空绳计!”何大学问得意地嗬嗬笑道,“可这一来,我的花活露了馅儿,满子的贼胆子就更大了。”

扩展资料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十月》1980年第3期。 

《蒲柳人家》通过一个六岁儿童何满子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冀东北农村的深入开展,生动地描述了一批中国农民的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他们在运河滩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英勇斗争的事迹。

《蒲柳人家》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有致,富有传奇色彩,并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该小说节选片段已入选中学教材。

创作背景

据作者称,创作《蒲柳人家》的缘由,一是“感恩图报”,由于“乡情父老兄弟姐妹扶危济困,多情重义,我(作者)才大难不死”,因此要在作品中表现和歌颂乡亲们的美德。

二是“走我(作者)的乡土文学之路”,由于从个人“前后在农村生活了三十年以上”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此要写“乡土文学”,要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保持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描写农民的历史和时代的命运”。

《蒲柳人家》以“九一八”事变后、芦沟桥事变前,殷汝耕在冀东建立汉奸政权,抗日活动方兴未艾这一段历史为背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柳人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