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四大“外治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外治法是通过皮肤、九窍给药,以治疗温病某些病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温病各阶段的多种病证。

人体的皮肤、九窍与内在脏腑及全身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因而通过皮肤、九窍给药也可以起到祛除病邪、调整脏腑及全身功能活动等作用。

温病由于传变迅速,变化多端,许多传统的内服汤剂往往用之不及,此时如能不失时机地使用外治法,可望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正如清代外治法大师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所说:“谓温证传变至速,非膏药所能及。不知汤丸不能一日数服,而膏与药可一日数易,只在用之心灵手敏耳。”

温病外治法的种类繁多,对于难以内服药物的昏迷患者或小儿患者等,尤为适用。

外治法的作用机理,除了药物可通过皮肤、黏膜吸收而发挥疗效外,还与药物对皮肤及穴位的刺激而起到调整体内免疫功能、促进毒素排泄、增强散热机制和调节脏腑功能活动等作用有关。

温病中较为常用的外治法举例于下:

01

洗浴法

本法是用中药的煎剂进行全身沐浴或局部浸洗,以发挥散热、透疹、托毒外出等作用。

主治温病表证无汗、热势壮盛或疹出不畅之证。

如小儿麻疹,疹色淡红、隐而不透时,可用鲜芫荽煎汤外洗。

感受风热病邪而致高热,无汗,可用荆芥、薄荷各等份煎水擦浴等。

此外,对高热而无恶寒者,还可采用25~3530%的酒精擦浴,或用32~34温水擦浴,都有明显的散热降温效果。

02

灌肠法

本法是把根据辨证论治所确定的方剂,煎成一定浓度的汤液作保留灌肠或直肠点滴以发挥疗效。

主治病证范围较为广泛,对较难口服煎剂的患者,如小儿及昏迷者尤为适用。

具体用法,如风温病肺胃热盛者用白虎汤加千金苇茎汤煎汤灌肠,痢疾用白头翁汤煎汤灌肠等。

现代临床上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或其他急性传染病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用泻下通瘀合剂作高位保留灌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灌肠用的中药煎液应过滤去渣,温度保持在38左右,患者取侧卧位(左侧卧为宜),肛管插入20~30cm,将药液灌入,灌肠次数依病情而定。

03

敷药法

本法是用药物制成膏药、搽剂、熨剂等在病变局部或穴位作外敷。

主治各种温病在局部出现热毒壅滞症状者,也可治疗其他一些病证。

如温毒所发的局部肿痛,可用水仙膏外敷,如敷后皮肤出现小黄疮如黍米者,改用三黄二香散。

又如温病热盛衄血,可用吴茱萸、大蒜捣敷于涌泉穴,以引热下行而止衄。

还有用二甘散(甘遂、甘草各等份)外敷神阙等穴或用毛茛捣烂敷内关穴以治疟疾等敷药外治方法。

04

擤鼻法

本法是把药物研成细末,抹入鼻孔少许,使药物通过鼻腔黏膜吸收,或使病人打喷嚏以达到治疗目的。

如用皂角、冰片按6:1比例研细,取少许放入鼻孔以取嚏,可治严重的鼻塞呼吸不畅,高热头痛或神昏等症。

又有用蟾酥、冰片、雄黄各2g、细辛3g、牛黄1g研细,取少许放入鼻孔以取嚏,可治疗中暑昏迷、卒倒、牙关紧闭之证。

温病的外治法还有许多,如熏蒸、发泡、点眼、吹耳、雾化吸入等。这些外治法多数可以与内服药合并运用,使用得当,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外治法使用灵活、奏效较快、毒副作用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外治法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外治法在方药的选择上也要注意辨证论治,不可一概机械搬用。

2. 部分外治药物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因而必须注意剂量、用药时间、外用部位和使用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皮肤、黏膜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