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房契税多少个点

如题所述

二套房的契税是3%
二套房缴纳规定如下:
购买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业投资性房产(商铺、办公写字楼、商务公寓等),均按照3%的税率征税。
首套房缴纳规定如下:
1、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购普通商品住宅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按照1%执行;
2、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税率减半征收,即实际税率为2%;
3、所购住宅户型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契税税率按照3%征收。
契税缴纳的时间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契税的纳税期限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房屋契税由谁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自2021年9月1日起实施)第九条规定: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一般而言契税由买方交,如果房产证由开发商代办,就买房交给开发商,由开发商再转交给产权产籍管理中心。如果自己办理房产证,则由买房自己将契税直接交纳给产权产籍管理中心。
(一)购买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业投资性房产(商铺、办公写字楼、商务公寓等),均按照3%的税率征税。
(二)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契税除与其他税收有相同的性质和作用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征收契税的宗旨是为了保障不动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征税,契税征收机关便以政府名义发给契证,作为合法的产权凭证,政府即承担保证产权的责任。因此,契税又带有规费性质,这是契税不同于其他税收的主要特点。
2、纳税人是产权承受人。当发生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行为时,按转移变动的价值,对产权承受人课征一次性契税。
3、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即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行为时,对纳税人依一定比例的税率课征。
二套房是怎么定义的
(一)二套房定义分两部分:一是房管局定义,二是银行定义。房管局意义上的房子是房产证有名字的房子,如果前两套都没有你的名字,即使以名字贷的款,房管局也认定没有房子,买房的时候就是首套房。如果有一套有名字了,再买就是二套房。银行意义上的二套房是以贷款为基础的,如果贷过一次款,再次用贷款买房就是二套房。显然已经符合银行意义上的二套房。
(二)二套房是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简称,是指以借款人家庭为单位认定的,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房贷房。新出台的二套房标准是以家庭为单位,既认房又认贷,且异地人士购房贷款还需提供1年以上拟购房地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否则均按照二套房贷计算。
一套房和二套房费用的区别
(一)贷款利率。二套房贷款的贷款利率是比首套房的贷款利率高不少的。二套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是要在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基准上,上浮10%。其他商业贷款的贷款利率,要以各银行规定为准,但总体来说都是比较高的。
(二)贷款额度。二套房贷款的贷款额度比首套房的贷款额度低很多。
(三)贷款难度。当然,而二套房贷款的贷款难度,会比首套房贷款难度大很多,尤其是在遇到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二套房贷款往往很难申请到。
(四)契税比例。首套房住房面积90_以内按1%征收,面积在90_-144_(各地有差异)按1.5%(按各地税率减半,这是按3%计算)征收,面积在144_以上按3%(各地有差异)征收。二套房契税按3%(各地有差异)征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三条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第四条契税的计税依据: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二)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三)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纳税人申报的成交价格、互换价格差额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9
购买第二套房产的契税一律是3%,不再享受优惠政策。
1. 营业税的税率5.5%-5.6%,各地不同。
2. 个人所得税1%,房本工本费85元,以及当地过户缴纳的其他费用。
3. 契税,首套房90平米以下的是1%;首套房90平米以上的是1.5%;二套房90平米以下的是2%;二套房90平米以上的是3%。
请注意,这些都是基于当前的法规和政策,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您咨询专业的财务或税务顾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