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咏三叹”写作手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一咏三叹”写作手法:即叠章,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产生细腻的结构美和音韵美。

2、原意:一咏三叹又称为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是一种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散文等之中。

3、出处:先秦·荀况《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翻译:庙堂的歌曲,需要一个人唱,三个人合着唱。)

4、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扩展资料:

一咏三叹修辞手法的好处: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产生细腻的结构美和音韵美,有余音绕梁的效果;再者,文章中反复出现点明主题的句子还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深化纹章的主题;另外, 重章叠句,反复咏叹还可以加强读者印象,便于读者记忆;一唱三叹的修辞手法使得纹章朗朗上口,便于诵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