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孝心有关的成语

与孝心有关的成语

寸草春晖、承欢膝下、孝子贤孙、椿萱并茂、冬温夏清
一、寸草春晖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二、承欢膝下 [ chéng huān xī xià ]

【解释】: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出自】:秦 孔子及其弟子《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译文】:幼年在亲生父母的膝下长大,所以以侍奉父母为自己的任务。
三、孝子贤孙 [ xiào zǐ xián sūn ]

【解释】: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出自】: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译文】:皇上喜欢的有是义节夫妇,爱的是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四、椿萱并茂 [ chūn xuān bìng mào ]
【解释】: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比喻父母健在。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译文】:上古时代有一种叫大椿的树;以八千年为一春;以八千年为一秋。
五、冬温夏清 [ dōng wēn xià qīng ]

【解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自】: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出自】: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早晚都侍奉在父母身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6
关于孝心的成语
  1、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3、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4、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7、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8、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4、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16、慈乌返哺: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亦作“慈乌反哺”。
  17、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8、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6
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老莱娱亲 表示孝顺父母。
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逆臣贼子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逆子贼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扇席温枕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衾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乌鸟私情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孝悌力田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孝悌忠信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孝子慈孙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移孝为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第3个回答  2017-06-1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忠孝两全,父慈子孝,孝子顺孙。
第4个回答  2017-06-16
百行孝为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