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的严监生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主要内容:

讲述了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临终前却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满屋子的人纷纷猜测其用意,只见严监生又生气,又摇头,最后还是赵氏挑掉一根灯芯后,严监生才安然离开了人世。

作者通过对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对身边的人的语言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个爱惜钱财胜过自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扩展资料

严监生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他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在小说中,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中国四大吝啬鬼包括:李梅亭、卢至、监河侯、严监生。

1、李梅亭:人物形象出自钱钟书的《围城》

李梅亭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

2、卢至:人物形象出自徐复祚的《一文钱》

有个大财主名叫卢至,有次出远门,在路上拣到一文钱,非常高兴。这人非常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饿着肚子赶路,样子非常狼狈。一群在路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乞丐看到卢至,就笑话他。这严重伤害了一个财主的自尊心,一咬牙,大财主卢至决定花掉这一文钱,就买了几块芝麻糖,躲在山顶吃。

卢至刚吃几口,就来了个化缘的和尚,那和尚向卢至讨要一块芝麻糖,可卢至不肯给。后来那化缘和尚拿出酒壶,请卢至喝酒,卢至高高兴兴的喝酒,一不小心就喝醉了。这和尚就脱下卢至的衣衫,化装成卢至的样子,跑到卢至家中,把卢至的家财一部分捐给寺庙,其它的都散给附近的村民。

卢至回到家中,看到这么一副惨景,只好向佛祖求助,佛祖就点化他,做人不能吝啬。最后,卢至跟他的妻子一同成佛,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3、监河侯:人物形象出自战国庄周的《庄子》

庄子家里没米吃了,只好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啊,等今年全县的税收上来,我就借你三百两金子。”

庄子很不高兴,说:“我到这里来的时候,在路上听见有声音喊我,我回头一看,是路中央有个洼,集了一些雨水,里面有一条鲤鱼。鲤鱼对我说:‘我是东海龙王手下,不小心掉到这里,能不能拿一桶水来救我。’我说:‘行啊,等我去游说吴越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鲫鱼不高兴地改变脸色说:‘我失去水,就没有容身的处所,我得到一桶水就可活命,你竟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去找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严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头,亲人们都弄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只有赵氏猜对了,煤油灯中有两根灯草,严监生怕浪费灯草,而示意挑掉一根,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吝啬鬼!中国的葛朗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22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头,亲人们都弄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只有赵氏猜对了,煤油灯中有两根灯草,严监生怕浪费灯草,而示意挑掉一根,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吝啬鬼!中国的葛朗台
第3个回答  2012-03-22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头,亲人们都弄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只有赵氏猜对了,煤油灯中有两根灯草,严监生怕浪费灯草,而示意挑掉一根,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吝啬鬼!中国的葛朗台!
第4个回答  2012-04-26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头,亲人们都弄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只有赵氏猜对了,煤油灯中有两根灯草,严监生怕浪费灯草,而示意挑掉一根,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吝啬鬼!中国的葛朗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