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追求君子之风的古代文人,如果忍无可忍会怎么怼人?

举例说明?

文人嘛,自然要采用优雅的,不失风度地写文章来怼人。

说起文人怼人,大家可能脑海里浮现不出来什么花样。

但是要知道,在古代骂人还是需要一定知识的,因为古代的书面语和口语较为接近。这一点比较著名的事件是“鸿门宴”,其中范增怒于项羽不听其言,致使刘邦逃走,气的范增破口大骂“唉,竖子不足与谋”当然了,范增这么骂有点损害文人形象,不能作为主流以供参考。

像几百年后的陈琳就算得上是比较有代表性,而且更高级,更符合古代文人追求君子之风。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所著的《讨贼檄文》,但文章内容包含辱骂曹操祖宗三代,其实有些令人不齿,毕竟你骂一个就可以了,这顺便把祖宗三代都骂一遍着实有些不厚道。《讨贼檄文》可见陈琳是学富五车,不仅仅跳出了私人恩怨,还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从战略层面击垮对方,不过曹操也是有点奇怪的,读完文章,头不疼了,路也能走了。

古代文人历经发展,总结下来还是写文章来得痛快,但文章虽然可能代表着优雅,内容可能就是粗俗不堪了。 比如明朝赫赫有名的文豪王世贞,贵为“后七子”之首,在疯狂鄙视别人的诗词时,粗鄙之语也是层出不穷,像:“此等语,何不以溺自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你写的是什么鬼,怎么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当然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古代文人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最普遍的就是写文章嘛。我有文化,知识就是力量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4
答案是:文人怼人时,先引经据典,问候对方,后夜班三更,痛下狠手;先败坏对方名声,后毁对方所有。最后一脸无辜。
第2个回答  2019-08-22
他们也会怼人,但是肯定不会像现代人这样直白,经常会用一些讽刺的方式指桑骂槐,就算是对人也要充满了文采,比如语文书上学过的《鸿门宴》里面项羽一直没下手杀刘邦,气的范增疯狂感叹项羽小伙子不够狠没前途:“竖子不足与谋!“竖子”这个词也算是古人比较常用的对人方式了。
第3个回答  2019-08-23
可能会写首诗词或文章,间接讽刺问候对方。指桑骂槐、暗讽可是古人的绝活。
第4个回答  2019-08-24
君子动口不动手,肯定不会当面戳破,君子可能会写首诗词或文章,侧面讽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