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配助听器需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海声听力专家指出,老人配助听器时,一定要先做听力检测,然后再购买助听器。如果不清楚听力就购买助听器,会影响到听力的质量,甚至损坏听力。另外还要了解一些听力和非听力的常见问题。
一、
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助听器
每一种助听器都有它的使用范围,有的适合重度听力损失的人,有的适合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人等等。比如耳背式助听器的适配范围比较广,从中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人都可使用。某些传导性耳聋患者,在经过多次手术后都无法恢复正常,此时在选配助听器时,就可考虑骨导式助听器。
二、
根据听损患者的喜好和美观程度选择助听器
很多患者不仅要求满足自己的听力需求,同时还在外观上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助听器美观或者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佩戴助听器。
三、
根据手指灵活程度和视力选配助听器
人上年龄后手指的灵活程度和视力都会较年轻的时候有所下降,而每一个人下降的程度又不一样。如果让老人摆弄一些十分小巧的助听器、安装很小的电池,会出现困难。在调节音量方面耳背式助听器要较耳内式助听器容易,但如果耳内式助听器采用遥控装置,那么就没有多少区别了,甚至比耳背式助听器还方便。
四、
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助听器
有些老年人要求佩戴隐形助听器,而隐形助听器一般都没有现货,都是根据老人的耳道形状和大小进行定做,因此隐形助听器又叫做定制助听器。
老人佩助听器后在佩戴期间,需参照听力康复计划,要注意佩戴的舒适度、噪音和回音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6
1.不同的听力不同的解决方案:
助听器必须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合理的验配,配得不合适,轻则听不清楚,感觉十分吵杂,重则有可能进一步损伤非常珍贵的残余听力。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必须寻找专业的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选配。
2、选配前的一个全面的听力评估过程:

包括听力水平(听阈测试),言语舒适阈测试,不舒适阈测试,中枢言语分辨率测试,以及外耳及耳道鼓膜情况检查,病史资料收集等等
3、合理的期望是成功的第一步:

听觉系统是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我们能否听得清楚关系到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助听器的频率响应及响度梯度控制等性能参数是否调试的合适,其二是是否具备良好的中枢言语分辨能力。前者受到助听器质量性能以及验配师调试经验水平优良的影响,而后者只有靠自身不断地适应和坚持不懈的训练来以期得到改善了。部分由于耳蜗内毛细胞损伤引起的听力下降以及老人伴随脑萎缩等中枢疾病引起的听力下降都是如此,需要有个较长时间的适应和再训练的过程才可以逐渐得到改善。
4、验配后仍然需要有个不断调试的过程:

一般初次佩戴助听器的用户都需要一个:试听---初适应-----调试----再适应----再调试这样的过程才会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一般需要分别在初次佩戴后相隔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返回选配中心调试一次。另外由于听力水平有可能因为时间和年龄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为了使助听器始终保持最适合您的状态,所以起码每年需要返回听力中心测试听力,重新调试助听器一次。

5、选择一家专业的选配中心和技术精湛的选配师是您选配成功的前提....,海之声听力专家
第2个回答  2019-01-31
你好,老年人选配助听器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是听觉分辨能力的问题。
老年聋是生理机能退化的结果,所以多同时伴有听中枢机能的退化。听中枢的变化导致听觉分辨能力下降明显,所以不少老年聋人总在抱怨“听得见却听不清”。因此,老年人使用的助听器应该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从电声学角度讲高频成分应该相对丰富;从商品选择角度讲质量应该上乘,不可只图便宜。此外,由于存在听觉分辨能力差的问题,老年人验配助听器要有一个比较现实的期望值----助听器能帮助老年人改善目前窘迫的听觉状况,但无法使他们回复原有的听力水平。
其次是操作助听器的能力问题。
一部分老年人动作协调性退化,特别是手指动作的灵敏程度不足,给他们操作和调节助听器带来障碍。因此,简便的操作方式和较大、易于调节的控制旋钮对老年助听器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仅从操作角度讲,盒式助听器更容易一点,其次是定制式、耳背式助听器。但综合地看,定制式助听器应该作为首选类型。因为,定制式助听器操作简便、清晰度好、性能设计上也更容易适合使用者不同的听觉状况。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3个回答  2020-05-29
选配助听器就像配眼镜前要先检查视力、验光一样,选配助听器也需要严格、准确的验配,不能随便到商店购买或代买。大多数情况下,随意购买的助听器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因噪声输出而加重听觉损害。而在正规医院,选配助听器是由专业验配技术人员完成的,质量比较有保证。那么,老年人应如何选配助听器呢?
答案:第一,检查外耳道。看是否有耳道湿疹、耳漏或耳道畸形等;观察鼓膜的形态,初步了解耳聋的原因。
第二,做听力学测试。一般耳聋患者做纯音测听检查就可以了,如果是不能合作的聋童应进行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40Hz相关电位及声反射和耳声发射检查。在了解高频、中频和低频的听阈情况后,还要测试其听觉动态范围。
第三,选配助听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需求,帮助病人选择不同类型的助听器。如年龄较大或很小、听力损失较重的患者可考虑配戴耳背机。该机外形较大,容易操作,并且输出功率较大。年轻的患者可选择隐蔽的定制机。对音质要求较高者,需要选配功能复杂、价位较高的机型。
第四,调试助听器。助听器选好以后,要由专业技师对助听器进行调试,包括定制机的定单设计、耳模的设计制作、助听器频响的调节等。
第五,评估助听器效果。用真耳分析、声场测听及言语分辨率的测试,来评估助听器的效果。
第六,制定随访计划。配戴助听器后,一定要定期随访。因为助听器是功能康复器,听力在使用助听器的同时,通常会出现变化,所以助听器还需要不断调节。只有精心选配、严密跟踪随访,助听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第4个回答  2018-12-13
1、要考虑自己的年龄、耳聋的原因、使用的环境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助听器。
2、对助听器要有恰当的期望值,特别是刚开始佩戴时,要有耐心和决心,因为助听器性能再好,它也不能代替自己的耳朵,要慢慢熟悉它,了解它才能驾驭它。
3、就像配眼镜前先验光一样,配助听器前一定要先检查听力,根据听力检查的结果去选择助听器才能准确。另外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验配机构,千万不要随便买一台就戴,否则助听器不但不能补偿听力,相反还会损伤原有的听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4、为了更好地发挥助听器的作用,在验配助听器时一定要先按照自己的耳型制作一个耳模。耳模不但能使助听器佩戴舒适,而且可以改善助听器的声学效果,有时起到助听器本身起不到的作用。
5、就像我们要适应眼镜和义齿一样,对助听器也存在一个适应过程。刚戴助听器要先在安静环境中,听取一些含义比较单纯的声音,例如钟表的滴答声、自来水龙头的流水声、自己的脚步声等;一段时间后再练习听自己的说话声,逐渐过渡到听几个人在一起时的谈话声,听收音机和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至后才能到环境复杂的公共场所去。如果没有这个适应过程,一开始就到声音嘈杂的环境中去,被放大的大量的复杂声音进入耳内,会感到十分刺耳,就会对助听器失去信任和信心。
实际上无论是谁,只要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按要求进行助听器的适应性训练,并且把助听器的佩戴和作用当成一个向困难挑战的机会,至终都能让助听器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充分感受到助听器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和乐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