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总是很害怕,总是胡思乱想,比如看见一个物体就会突然莫名其妙的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内心总是很害怕,总是胡思乱想,比如看见一个物体就会突然莫名其妙的想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看见一块糖果(不一定是糖果),突然就会想到这个东西可能会给我带来厄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然后也不敢去碰它,但其实很想去吃那个糖果。 然后心情会非常不好。如果吃糖果了就会很害怕,一整天都会郁郁闷闷的。 控制不住内心的想法,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控制自己。

你得了强迫症了。

强迫症,症状突出的话,建议积极就医、治疗、调理。找时间,咨询一下心理医生。该吃药则要吃药,将症状调控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治疗强迫症,比较经典的疗法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含脱敏疗法)、森田疗法、四步骤疗法,等等。你可以具体搜索、了解一下。

在平时,要确立积极、合理的理想、信念、目标、计划,包括支持、培养一些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使生活充实、丰富一些。要注意开阔心胸、视野、思维,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以长远眼光看问题。要多与他人交往、交流、谈心,不要过于苛求他人,也不要过于苛求自己。

包括面对强迫症,有时候需要“顺其自然”一点。你要知道,偶尔的强迫症状,人人会都有,而如果过于排斥它、忌讳它、在意它,希望完全清理掉、排除掉它,这反而是一种不太合理的想法、心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强迫症。
强迫症有它“双层”的特点。所以,一方面,你最好不要焦虑、强迫;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你也不要因为(过于担心、在意、排斥)焦虑、强迫症状而焦虑、强迫。

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一切都会过去”这个道理。不论是某一事件,还是强迫症、每一次强迫症状,都是早晚都会过去的。症状来了,就像一个波浪打来,波峰过后,就是波谷。所以,你大可不必过于纠结、烦恼。

以下具体介绍几种有效调理强迫症的方法、技巧:

一,认知法。学习、总结一些关于强迫症的知识、常识,揭开强迫症的神秘面纱,从而勇敢地识破它,乐观地面对它,合理地调节它。有时,焦虑和恐惧源于未知。而认知了,也就释然了。

二,分析法。把心事、思维、症状写下来,寄放、整理、分析一下。或者向医生、家人、朋友们倾诉一下,听听大家的看法、意见。查找症状的原因、根源,洞察问题的实质、本质,注意发现并纠正自己不科学、无逻辑、没道理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包括注意观察、总结一些关于个人患病、治疗、调理的经验、方法、规律。

三,调节法。时而户外活动、运动、散心一下,或者适当,我是说适当听听音乐、唱唱歌,调理好身心状态。当然,最好和亲友们一起。

四,拖延法。强迫症状来了,可以拖延几分钟、十几分钟,先平复一下情绪,调整一下状态,多做几组深呼吸,明白这只是自己的“强迫症”,然后再来评价、处理。

五,转移法。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学会给大脑“换条跑道”,症状来的时候,还可以做点别的,户外走走,打个电话,做做家务,什么的。要学会“带着症状,为所当为”。

六,克服法。对于某些令你不安、不适的外界事、物,要加强了解、认知,并逐渐脱敏、习惯、适应。而对于某些实际存在的重要问题,则要勇敢面对,客观评价(不要片面或夸大),深入分析,积极解决。包括向他人求教、求助,一起化解疑难。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心理疾病的治疗、调理,包括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纠正,这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要有信心、有耐心,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风雨过后有彩虹”这些道理。对于一时的症状、挫折、得失,不必过于失望、纠结、烦恼,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大趋势是进步的,这就是很好的。

关于上文提到的“不科学、无逻辑、没道理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我再举例详细介绍一下。
比如:主观、过分地夸大一些事情的发生概率与后果的严重性,弄得自己过于惶惑、焦虑、不安。
比如:主观、错误、迷信、不科学地进行推理、联想、关联,如把原本没有联系的两件事情或事物象征化地联系在一起,如认为我当下的这句话、这个思维、这个动作、这件事情,会影响到在现实中、实际上毫不相关的其它的某类事情、事物。如有人认为,我摸一下墙壁,我的家人就能平安;有人觉得,我敲三下桌子,我今天就能大吉大利;有人感觉,我说的或想的某一句话,无意间语法错了、顺序错了,或无意间植入了其它令人不适的内容,就可能影响到现实中的工作、学习、成败;有人认为,我走某一段路径,不按照自己规定或习惯的步数、规律走,就会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令自己惴惴不安……等等。
包括你说的那个情况。这一切,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思维、理念,都是需要予以发现、克服与纠正的。

最后,祝你生活愉快!期待继续为你答疑。追问

好吧我今天抓了2个娃娃但我突然就害怕起来了。 然后我就觉得娃娃会不会带来厄运,我就送给别人了,但我又害怕给别人带来了厄运,现在 非常闹心

追答

如上面所说,你要学会纠正自己迷信,无理,不合逻辑,不科学现实的思想、观念。
按照我上面说的,相信你能看清问题,战胜自己。
你要以长远眼光看问题的话,要知道这会儿闹心的事,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淡化掉的。所以,反正会淡化掉,你现在也不必为它闹心。

追问

这个症状其实大概 快10年了吧 。只有去 吃药了吗 谢谢你回答这么详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1、 找外因,别自我抨击
学着给自己找借口,对于容易自我攻击的人来说,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少了“寻找外界原因”这一环节。他们将所有错误都归因于人,归因于自己。所以,一旦你再胡思乱想,先别急着找自己身上哪里不对,而是找找导致现状的客观原因,减轻自责,并告诉自己客观因素是无法控制的,这不怪你。
2、找到人生支点,让自己忙
要知道,你总是胡思乱想,很可能因为你时间比较空,缺少一个生活的寄托和支点。你的大脑属于漫无目的的状态,自由发挥,才会胡思乱想,产生“自由发挥”的焦虑。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3、 尝试倾诉烦恼
心理疗法是解决胡思乱想的有效方式。但对象一定要选对,这里比较推荐亲密的人、不会对你的敏感神经冷嘲热讽的人,首选父母、知己、伴侣,或者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倾诉时,要提前说好自己的苦恼,扮演“求助者”的身份,再去寻求帮助。
4、自信,找回安全感
因为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本质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是偏向焦虑的性格。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恋爱中每天都在想什么?
①在“他必须爱我”和“我不值得爱“之间无限循环。前者带来的是无休止的作闹以博关注,后者带来的则是愈加恶化的自怨自艾。
②导致内心缺乏安全基础,进而形成“迷恋型、恐惧型、回避型”等不安全依恋的内在依恋系统,没法用正常的距离模式与对方相处。
③不自觉讨好对方。并渴望用这种讨好来构成对方施舍你安全感的理由。
④一旦有了伴侣,不可自控地有一种强烈的“依附感”和“便携感。”渴望自己做什么都有对方陪伴,对方做什么都带着自己。
⑤神经质。只要对方不近乎夸张地爱意表达,就觉得对方对自己的爱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逝。
⑥自卑。只要对方身边出现了别的异性,就会觉得对方比自己的吸引力更大,继而脑补自己不知何时就会被惨遭背弃的画面。
⑦容易使用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爱意。通过作闹、卖惨、威胁等方式试图引起对方关注,如果对方没有做出相应回应,这些方式就会愈演愈烈。
⑧很多人缺乏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源于从小缺爱,在生理上可能会表现为“肌肤饥渴症。”即因为来自对安全感和亲密依恋关系的渴望,会忽然在某一瞬间极度渴望与他人有肢体接触。
5、学会放松训练或者冥想
做一些放松训练和冥想的练习,这会帮助我们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降低自己的压力,从而降低焦虑感。而且冥想也对失眠有比较好的帮助。
6、学会和焦虑情绪和谐共处
有焦虑,我们不要去一味压抑,而是要清楚焦虑是正常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注意潜在的危机。
最后,希望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思绪,做一个在思维上收放自如的人,不被感性的胡思乱想左右,理智做自己情绪和思绪的主人。
第2个回答  2017-09-27
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