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①细节②意境③悬念④古典主义⑤网络文学⑥双百方针⑦诗经⑧乐府诗

如题所述

①细节(xì jié)意思是不起眼的小环节,小事。 也可以表示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② 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 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③ 原意为挂念;指欣赏小说、电影、戏剧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理和紧张心情。“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④ 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西方古典主义包含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新古典主义等。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⑤ 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网络文学所具有的特征并不是局限于所传播的一个媒介,更重要的则是这样的一个文学载体在网络传播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写作特征和行文方式,符合现今网络文学作品所应当具有的商业化价值。如果属于网络文学所包括的写作范畴而没有在网络传播而是通过实体渠道出售,也是有着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如果强求网络文学的客观底线,那就是对网络没有了解和接触的人所写出的作品以及没有官方人士在网上发表过(或者说网友流传上来的文字信息)这类的作品在传播形式之上大致不属于网络文学,仅此而已。
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双百方针,是1956年中国大陆推出的一项政策,是指“对文艺工作主张百花齐放,对科学工作主张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目的是为了发展、繁荣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事业。双百方针的提出,反映了当时国内对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的需求,得到知识界的欢迎。但一年后,全国就开始反右运动,响应“双百方针”的许多人被打成右派,遭到灭顶之灾。1967年人民日报曾撰文称“双百方针”是引蛇出洞的“阳谋”。因此这一方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并没有得到执行,之后有人重提这个口号,但现实中仍然有很多言论禁区。
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⑧ 乐府为中国传统诗歌诗体的一种,与古体诗、近体诗构成古典诗歌中的三大类。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其文体较《诗经》,《楚辞》更为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是汉魏以来乐府中叙事民歌的优秀代表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7
从某个角度可以这样说:
1,别人都没看到你看到了的就是细节。
2,意境就是想象的比实际的多的景物叫意境。
3,没有结果之前存在的就是悬念。
4,特别喜欢有点读不懂,有些字不认识的作品就是古典主义。
5,网络文学就是小学肄业文化复制粘贴,删删拼拼,不用编辑审稿出版社印刷的屌丝文字就叫网络文学。质量与地摊文学相当。叫来也许会更好。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7,2000年前300余首当时的流行歌曲。
8,官府文工团演奏演唱的歌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