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有什么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一、揠苗助长

出处: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揠苗助长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适得其反、拔苗助长、欲速不达、断鹤续凫

【反义词】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二、自相矛盾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难一》

自相矛盾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示例】: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近义词】格格不入、漏洞百出、前后抵触、首尾乖互、相互抵触、鬻矛誉盾

【反义词】并行不悖、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顺理成章、自圆其说、言行一致、无懈可击

三、郑人买履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买履

【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生搬硬套、死搬教条

四、守株待兔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好逸恶劳、守株缘木、刻舟求剑、墨守成规、缘木求鱼、坐享其成、固守成规

【反义词】除旧布新、通权达变、借坡下驴、通达权变、随机应变、见风使舵、标新立异

五、刻舟求剑

出处:战国末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按图索骥、依样葫芦、墨守成规、胶柱鼓瑟

【反义词】通权达变、借坡下驴、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寓言

百度百科—揠苗助长

百度百科—自相矛盾

百度百科—郑人买履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05
愚公移山—— 出自《列子·汤问》
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亡羊补牢——出自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
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
杯弓蛇影——出自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
不得要领——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骞传》
抛砖引玉——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尔虞我诈——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班门弄斧——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大笔如椽——出自《晋书·王珣传》
打草惊蛇——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
雕虫小技——出处《隋书·李德林传》
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8
世界无法解释的七大奇异景象 1.晚上2点32分点蜡烛的人会看到18世纪巫婆的惨死。 2。指甲涂一层黑,一层白,一层红还完好无损,就会有人向你表白。 3.夜里4点38分削苹果,如果苹果皮断了,96小时莫名其妙死亡。 4.0点照镜子,会照到自己的前世和你怎么死的。 5.夜里穿黑衣不梳头发的女孩没影子 6.将此贴转向5个以上贴坛,就不会被魔鬼缠身,且实现一个愿望。 7.不回帖会遭英国魔鬼.. .. 偶也是被*的
你看见这条信息后,请发给4个论坛,如果没发,你妈妈会在1个月内被车撞死,你的爸爸会的绝症,如果你照着上面做了,在5天后,你喜欢的人也会喜欢你~~~~~~没办法呀!因为我是个孝女 ... ... ... ... . 请大家原谅我 我也不想的 对不起了 真的抱歉
第3个回答  2016-01-24
1. 匡衡凿壁
发音 kuāng héng záo bì
释义 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闻鸡起舞
发音 wén jī qǐ wǔ
释义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黄袍加身
发音 huáng páo jiā shēn
释义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出处 《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4.近水楼台(近水楼台)
【典故】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释义】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
5.鸡鸣狗盗(鸡鸣狗盗)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
6.破釜沉舟
【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7.名落孙山(名落孙山)
【典故】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宋·范公偁《过庭录》
【释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成语故事】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考完以后,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他作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来回答朋友的父亲。 A爱屋及乌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安居乐业 安步当车
矮子看戏 暗渡陈仓 暗箭伤人 按部就班 按图索骥
B 百发百中 百无聊赖 百闻不如一见 百折不挠 败军之将
抱瓮灌畦 抱薪救火 伯乐相马 杯水车薪 杯弓蛇影
别无长物 八仙过海 八面玲珑 筚路蓝缕 闭门造车
拔山举鼎 包藏祸心 拔苗助长 博士买驴 背水一战
半途而废 补天浴日 宾至如归 敝帚自珍 鞭长莫及
兵不厌诈 兵不血刃 比肩接踵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不可同日而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求甚解 不觉技痒 不耻下问 不寒而栗
不速之客 不稂不莠 不刊之论 不苟言笑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学无术 不自量力 不可多得 不甚了了 不屈不挠
班门弄斧 别开生面 病入膏肓 步履蹒跚 并行不悖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不遗余力 不可救药
C 差强人意 沧海桑田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乘风破浪 草木皆兵
垂 头 丧 气 巢毁卵破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赤膊上阵 出尔反尔 初出茅庐 才高八斗 朝中有人好当官
此地无银三百两 唇亡齿寒 痴人说梦 从善如流
D 独当一面 多多益善 呆若木鸡 弟子掩目 东施效颦
打草惊蛇 道听途说 洞见症结 东食西宿 登 徒 子
得其所哉 倒履相迎 倒行逆施 大材小用 大公无私
大势已去 短兵相接 对牛弹琴 东山再起 对症下药
当局者迷 董狐之笔 顶天立地 单者易折 大义灭亲
得过且过
E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F 方寸之地 飞鸟惊蛇 非驴非马 吠形吠声 佛头着粪
防微杜渐 冯唐易老 风马牛不相及 废学如断织 斧 正
覆水难收 奉公守法 扶桑 分庭抗礼 负重致远
负荆请罪 腹 稿
G 高枕无忧 高山流水 贾人渡河 割席分座 孤注一掷
耕前锄后 功亏一篑 狗尾续貂 刮目
第4个回答  2020-01-10
愚公移山—— 出自《列子·汤问》
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亡羊补牢——出自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
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
自相矛盾——出自韩非《韩非子·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