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与我的名家书评

如题所述

《太后与我》出版:70岁慈禧性爱观念“百无禁忌”
李银河 □学者,北京
围绕《太后与我》这本书的主要争论集中在它究竟是真实还是虚构的这一问题上。如果说它是作者的亲历,其史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如果说它只是作者的虚构,那就毫无史料价值,只能把它当小说来看。
由于作者是一位混迹于清末贵族生活中的人,即使我们把他的文字只当文学虚构来看,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清末贵族生活氛围应当说还是很传神、很有趣的。尤其因为作者特殊的性取向(同性恋和虐恋),对他生活的那个时期社会的性氛围、性活动和性规范除了常规的性关系之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观察和描写,显得更加丰富、多元。
书中所写的关于同性恋的内容,既有世俗社会中同性恋男妓的活动,又有宫中太监的同性恋类性活动,写得相当翔实可信,比如当时同性恋类买春活动的嫖资细节,以及对活动的详尽描写。史家有一种说法,解释清末同性恋类性交易的兴盛:由于当时政府禁止官员嫖娼,所以不少官员转向少年,大城市中出现了很多相公堂子,以及被叫做“相公”、“像姑”的男妓。社会学界的老前辈潘光旦先生在相关著作中亦有提及。由此可见,作者对同性恋嫖娼行为的描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由于作者有虐恋倾向,书中对当时性服务行业中的虐恋类服务也有详尽描述。比如性鞭笞及其价格等等。
书中有一章专门写兽交,其中涉及多种动物,包括狗、鸭、鹅、猴、牛、羊、狐狸等等。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对兽交的态度和规范。从书中的描述看,当时的人们对此类活动视为寻常事,并无任何焦虑感或负疚感。
笔墨最重的当然还是作者与太后的性关系,涉及多种行为规范:
首先是君臣关系。男性皇帝有三宫六院,名正言顺地享受一夫多妻制,得到的全是正面评价。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女性,性行为规范又该如何?显然要尴尬扭曲得多。民间对武则天早有种种负面议论,比如驴头太子之类的丑恶传闻,暗指女皇与动物通奸。这是男权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双重标准所致。从书中看,既然皇帝能有很多女人,太后也可以有很多男人。在历史真实中,慈禧恐怕真的并不是守身如玉的。
其次是年龄规范。作者与太后交往时是30多岁,太后已是70岁上下。在这种年纪还保持旺盛性欲,应当说是比较惊人的,但是从性学角度看,并非全无可能。按照两性交往的一般年龄规范,年轻的作者是相当屈辱的。正是从这点上看,书中所写可能是真事。换言之,仅从年龄规范上看,作者把这些写出来,并没有给自己贴金增色,反而是自爆其丑。
再次是性行为规范。从书中所涉及的各种细节,可以看出,太后的性观念是百无禁忌的,绝不会把某类性行为归为正确,某类归为错误。对于身体的各种部位、性交的各种方式全都视为“快感的享用”,毫无褒贬。她虽然是个异性恋者,可是对于宫人太监的同性恋、虐恋、兽恋之类的行为,均采取一种好奇的旁观态度,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恰恰像福柯有次所说,东方国家都有各自的性爱艺术,唯独我们西方有的是事事要分出对错的性科学。
总之,在我看来,《太后与我》这本书即使只是虚构的作品,它对于想了解彼时彼地的性风俗、性观念以及一般百姓和社会上层人士的性活动状况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这就是这本书除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之外的性学价值。
百年奇书《太后与我》由已去世69年的英国埃蒙德·巴恪斯爵士撰写,该书以自传体回忆录形式详尽叙述了作者寓居北京期间与慈禧之间长达4年的性爱关系。该书中文简体版今年1月国内上市后,引发了诸多争议。是真实历史还是意淫故事?据了解,该书的海外版权人晏格文上世纪70年代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的手稿。记者近日通过出版方,对率先在海外出版本书的英国版权人晏格文先生进行了邮件采访。
晏格文先生本名Graham,中文名字中“晏”姓来自于他在香港时的粤语启蒙老师的姓,“格文”则是由相识于1997年至今仍保持联系的金庸先生起的。他曾做过新闻编辑和记者,还是一名作家,翻译家,他翻译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现长居上海。他对中国历史了解颇深,普通话和广东话都十分流利。他还尝试词曲创作,目前已成功发行了两张自己操刀的唱片。
记者: 你是怎么碰到《太后与我》这个书稿的?
晏格文:我第一次听到有这样一本书是在20世纪70年代,接着又花了许多年去找这本书。最后,我终于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的手稿。手稿本身很乱,存有三个版本。版本之间在许多地方存在不一致,而且手稿也不完整。我们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准备手稿的出版。
记者: 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
晏格文:从今天21世纪人的视角来看这本书,我们只能说我们无法判断它的真假。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指巴恪斯)是绝对有机会和有条件认识他所提到的那些人,也绝对有可能亲身经历他所提到的那些事情。本书确实存在极大的争议性。这也是唯一一本以第一人称描述的晚清历史。如果这个人能够去虚构整个故事的话,那么最后的这部作品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富有想象力的天才之作了。
记者:关于本书描述的历史事实真伪,特别是作者自称是慈禧太后的异国情人,你是否相信?
晏格文:我无法证明巴恪斯在撒谎。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像他这样一个能说流利的汉语和满语的外国人是比较容易进入清朝皇宫的。中国的帝王经常用性作为展示他们权力的方式,当然,慈禧也不例外。
记者:中国读者痛斥或者排斥此书的人大有人在,作为一个出版人,你是否料到?
晏格文:如果说这本书有哪个部分是非常真实的描写,那一定是关于性的描写。我觉得这本书中对性的描写非常有趣,而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恶心。不否认,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如果他们不想读,那也挺好。我们期待这本书的出版会引发更大的讨论、争论和辩论。(据《扬子晚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