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到日本留学的背景

如题所述

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一下鲁迅到日本留学的背景。
1898年10月,转考入南京矿务铁路学堂(简称矿路学堂),矿路学堂于1899年2月开学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开学。与陈衡恪结下友谊。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采煤,所以学校的功课以矿务为主,鲁迅感到非常新鲜。鲁迅自学了《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和先前父亲生病时医生的议论和方药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在该校三年学习,鲁迅掌握了德语,后来据此翻译了《死魂灵》;很刻苦的整本抄地质学的讲义,学了些科学知识;教员中有新党,喜欢看时务报,鲁迅也受到维新和革命的影响。1902年1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了“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奏奖五品顶戴”的官费对日留学生。
鲁迅后来回忆说:“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在写给弟弟周作人的信中,他说自己要入读成城学校——日本为留学生开设的一所陆军士官预备学校。当时凡进成城学校的留学生,均由中国留学生陆军监督审批,所以鲁迅未能进入。只好先入东京弘文学院(日本专为中国留学生创办的速成性质的学院,普通科二至三年,速成科有六个月、八个月、一年、一年半不等),入编江南班(班次以学生省籍编排)。鲁迅是江南班中第一个剪掉辫子的。
鲁迅与许寿裳、陶成章等浙江籍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浙江同乡会,会上决定出版的月刊《浙江潮》,成为留日学界宣传革命的重要刊物之一。鲁迅从创刊时起,就订购保存并积极撰稿支持。所撰稿子除了从德文版翻译各种欧美小说,还有矿物地质论文等。1903年,鲁迅参加了鼓吹革命的“浙学会”。
1906年,25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国,遵照母亲的意见而与时年28岁的朱安结婚,婚后一阵子,鲁迅东渡日本(相传为鲁迅住了三天就前往日本,但参照周作人日记,鲁迅当年并非婚后第四天东渡,而是住到秋天才动身的,八九月份之间)
太宰治生前接受委约,创作了一部描写鲁迅留学生活的小说《惜别》,1945年出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老梁:鲁迅去日本留学过后回国,决定弃医学文从精神拯救民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留学日本热潮,当时中国人主要留学的就是法国和日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