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巷这篇短文怎么写o

苏州水巷这篇短文怎么写o

君到姑苏见——苏州水巷里的那些美好民俗
作者:陆雨欢
民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自身之间的交流方式,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观念。民俗在现实中的展现处处显示出这一地区的生活特征,并再现为一定的生活方式、民风特色。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我的家乡、一个拥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苏州,更是在每一处城墙、每一涓细流、每一条水巷中向我讲述着她的民俗文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苏州的小桥流水养育了我二十年。在重文成风的苏州地区,自古至今都是吴地文明的发源地,“三生花草梦苏州”更是古代文人骚客对苏州的诗意表达。乾隆《吴县志》载:“吴人滑稽,谈言微中,善谐之恢,又多闲情韵事。如饮酒则严觞政,试茶则斗茶具,手谈则讲弈谱,钻必求宣款,砚必贵端溪,图章必求冰石,装潢卷轴必仿宣和。旁及种菊艺兰,能谙物性燥湿寒暖之宜。”①苏州地区在饮食文化上表现为以稻米为主食,菜肴搭配多样,讲究色香味形器。这里的居住风俗是崇尚居住环境园林化,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室内布置整洁淡雅,种花养草以饰家居,怡养天性。
在我二十年的生命里,我有十年以上和父母一起与我的爷爷奶奶同住。我们住在苏州古城区“阊门”,门前小巷曲折蜿蜒,院后小桥流水人家。古城墙、古宅、水巷、朱栏小楼、石拱桥等等便是属于我的苏州情结。浓郁的文化气息夹杂着吴侬软语的俏柔,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对苏州的感情远没有如今深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从五湖四海的同学那里对其他城市的了解深入,我越发的爱这一座生我养我的城市。苏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苏州特有的民俗文化非常的多,有很多甚至是我之前都不知道这些民俗只在苏州才有。全国各地的丧葬婚嫁、节假饮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篇文章我想介绍两处苏州特有的民俗:迎财神和冬酿酒。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吴地自古崇信鬼神,这在《吴郡志·风俗》中就有记载:“江南……其俗信鬼神,好淫祀。”所以在苏州有很多习俗都是鬼神崇信的一种表现。苏州过去最有名的就是“三节会”,即每年的清明、七月半、十月初一的三次出会,尤以清明最为隆盛。苏州城内约有三十多个土谷神像,在迎神赛会那天都会排了仪仗,看会的人摩肩接踵、人头攒动。而我小时候经历最多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迎财神。
苏州有一句歇后语:“路头菩萨——得罪不起!”这里的“路头”就是苏州人眼里的财神。迎财神是中国民间一个非常普遍参与度很高的习俗,许多书中都有所记载。如崇祯《嘉兴县志》、《清嘉录》载:“五日为路头迎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②农历五月初五是路头菩萨的生日,苏州民间素有“接路头”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想将路头接到家中,拿出好酒好菜盛情款待为他祝寿,希望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后来有些人家因怕路头被别人先接走,就将路头的仪式提前到初四深夜进行,在仪式的过程中持续到初五的凌晨。这一习俗直到今天还是十分的普遍,甚至愈演愈烈。去年的大年初四我在奶奶家与大人们一起看电视嗑瓜子到凌晨,随他们在初五的第一时刻去户外放炮竹和烟花,传说谁家的鞭炮声最热闹,财神就会到谁的家里做客。那一天我至今印象深刻,因为迎财神的炮竹喧闹声比起苏州的除夕夜似乎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许多苏州人会将过年的鞭炮留一大半到初五迎财神的说法是真的,每当想到这个我总觉得十分有趣。迎财神是苏州百姓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望,祈求来年财源广进。清代蔡云有一首专门描述抢路头的百姓心态的诗: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而关于“路头”究竟是谁,我去查了一些相关资料。据资料来看,至少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五路神,姓何名五路。明末御倭寇死,因祀之。”也就是说路头是明代抵御倭寇牺牲的英雄,因此民间对他进行祭祀。第二种说法便与我们苏州的渊源更深了,认为路头是苏州上方山的五通神。第三种说法认为,路头原来是行神,所谓“五路”,是东、南、西、北、中的统称。过去经商的人常年在外,南来北往,如果路途不畅,商业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行神慢慢的变成了财神。“五路神,俗称为财神,其实即行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铸鼎余闻》卷四)③
残翠满街人踏运,手拿龙爪认楼葱
比起全国各地人民积极参与的迎财神,在苏州还有一个让我留下更多童年美好记忆的活动——轧神仙。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苏州城内有一个妇孺皆知的重要民俗活动:到神仙庙去“轧神仙”。而这个神仙庙,便在苏州老阊门内下塘杰虹桥附近,后来延伸到了南浩街。这一老少皆宜的活动都开到了我的家门口,孩子的天性使我读高中之前的那么多年从来不缺席每一次的轧神仙。每年的农历四月半前后我都会跟随着父母或是和爷爷奶奶结伴,到神仙庙看看热闹。传说这一天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生日,吕洞宾在八仙中是核心人物,在江南民间几乎家喻户晓,传说颇多。相传吕仙发誓要救度天下众生,方始升天,他化作凡人,到人间点化世人。他的形象也许是衣衫褴褛的乞丐,也许是挑夫、香客、游人……总之,轧神仙的那几天,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吕祖的化身。因此大家都会到神仙庙去挤来挤去,希望沾上一点仙气,可以消灾祛病,益寿延年。轧神仙庙会起源于南宋,历经元、明,到清代尤为兴盛。吕洞宾不仅在人间乐善好施,为百姓治病解难、灭妖除害,而且为人随和,性格幽默,是世人心目中见义勇为的神仙形象。所以,在他生日前后这3天,人们都到神仙庙去祭拜,希望遇到他,因为人多,“轧来轧去”很热闹。后来,这个民间宗教活动逐渐演变成一个大庙会。据清同治《苏州府志》记载,神仙庙原名济福观,该观始建于宋淳熙年间,迄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福济观本在小巷路窄处很是清静,一下来得人多了,倒也显得拥挤热闹,于是不小心就有了人挤到人了。苏州人天性温和,也不乏幽默,加上都是乡里乡亲的,即使被挤了,也不过笑一笑,再说恰逢神仙生日,也就打趣说“就算被神仙轧到了”讨个口彩。因为苏州方言里拥挤称为“轧”,因此形容这种拥挤的现象,也就有了“轧神仙”的说法了。
独醒坐看儿孙醉,虚负东阳酒担来
冬至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并不稀奇,但是苏州的冬至除了和其他地方一样要吃水饺吃汤圆之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冬酿酒。关于冬至的谚语有许多,比如: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冬至不冷,夏至不热、冬至如大年等等,由此可见我们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冬酿酒原为“冬阳酒”或者“东阳酒”。《本草纲目》便有记载:“东阳酒,常饮、入药俱良”。元代宋伯仁的木刻本《酒小史》、明代冯时化编的《酒史》都记载有:“金花酒”。近时京师嘉尚语云:“晋字金华酒,围棋左传文”。同在明代,汪颖也在《食物本草》中写道:“入药用东阳酒最佳,其酒自古擅名。”对东阳酒的称赞还可以在明代的《事林广记》一书中看到。这里所说的金花酒、东阳酒都是我们今天所喝到的冬酿酒。在上大学之前我并不知道冬酿酒是苏州人过冬至所特别准备的,直到去年舍友尝到之后表示很惊奇,元旦放假回家都带回去了一两瓶给父母长辈尝尝。
冬酿酒不仅是和其他酒一样可以直饮,而且可以煮、炖,加温后饮用,其口味更佳。冬酿酒的酒质和谐醇香,入口绵软柔和,后劲势猛悠长,许多会饮之人,一口气可以喝上十多碗,但后力极强,一次喝醉,下次就怕。东阳农家加鸡蛋为“蛋花酒”,加青梅为“青梅酒”,都是酒类中的姣姣者。“东阳酒即金华酒,古兰陵也”,这是在明朝李时珍写在《本草纲目》中的定论。
关于冬至喝冬酿酒的习俗由来,翻阅资料后我才了解到:相传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古城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阳酒是要冬一夜的,当代商人套用了这一俗语,把冬阳改成了冬酿,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于是也就有了冬酿酒的说法。旧时的苏州的冬阳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这些古老民俗,至今还能和现代生活同时共存。民俗和民间信仰是一定经济基础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发生深刻的交化。做为旧时代文化的沉积物的某些民俗事象,已成为比较少见的“活化石”,反而在人文学科中有重要研究价值。自古以来,围绕着民间信仰派生出许多形态各异的民间风俗,创造出丰富多采的民间文化,它和文物古迹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而且其中含有极为丰富的传统精神文明的内涵。民俗是社会生活的一面折光境,它将随着时代的变化,变换其内容,这当然也需要加以引导,使其去伪存真,去芜取精,才能更健康地发展,否则也只能自生自灭,或为时代所淘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