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谁是最有才华的女子是谁

如题所述

红楼梦中,小编认为最具有才华的是林黛玉,她的诗句虽多哀怨,但却是非常经典的诗篇。

黛玉自小就喜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林黛玉自小就喜爱读书,所以在林黛玉初进大观园的时候,宝玉问黛玉读了什么书的时候,黛玉为不抢风头,也只是谦卑的回答,只读了些《大学》《中庸》等书,由此可见,黛玉在小时,父亲林如海就给她找了私塾先生,专门教她学习,所以,黛玉是非常有文学基础的。而且,黛玉对古书的包容量是非常大的,比如她和宝玉一起看《西厢记》,在那个朝代,西厢记可以说是非常前卫的书,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会一些情情爱爱所谓不雅的事放在书中写,所以黛玉对于文字和书籍是发自真心的喜爱。宝玉之所以喜欢黛玉,除了她敏感娇嗔的性感,在读书方面两个人也是非常有共鸣,他们视彼此为心灵相通的知己,即便后来两个人没有走在一起,但在彼此的生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存在。

黛玉的《葬花吟》十分惊艳,潇湘馆里的人夸赞不已

黛玉的《葬花吟》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短短两句就把女孩那种哀怨的心态表达的淋漓尽致,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也非常鲜明的表现出黛玉已经看透这炎凉世界的凄惨,黛玉在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她对菊花言明写意,让他人对她大家赞赏,黛玉虽然在年轻时就已不在人世,但她却留下了《咏菊》《问菊》《菊梦》等20多首诗。

黛玉的一生都是不幸的,她的眼泪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对这个悲惨世界的心酸与无奈。黛玉是红楼梦中才情最高的女子,也是宝玉心中最爱的女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9
一、《红楼梦》里最有才华的女性,当属林黛玉。
二、可以从书中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窥见一斑。宝玉、宝钗等人分别就海棠作诗,林黛玉作了一首,明显和比宝钗等人所作要高出一格。
三、原文是:
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份,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芜。”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四、从众人都不禁叫好,以及宝玉的评定,可以看出才情最高者是林黛玉。
第2个回答  2009-05-24
史湘云
芦雪庵联句、凹晶馆联句以及每次诗社赛诗,湘云的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并且表现出了她那潇洒迭宕的风格。咏白海棠,她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竞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芦雪庵联诗时,由于她吃了鹿肉,饮了酒,诗兴大作,争联既多且好,竟出现了薛宝琴、宝钗、黛玉共战湘云的局面。众人都笑道:“这都是那块鹿肉的功劳。”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写得笔酣墨饱,热闹非常,而史湘云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分子。大家划拳猜枚,饮酒赋诗,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庭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玩了一回,散席时却忽然不见了湘云: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石后头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胎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 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注释]
1.供菊——将菊花插在瓶中,放在房间里供观赏。
2.喜堪俦——高兴菊花能作伴。
3.“几案”句——即 “婷婷点缀几案幽”。婷婷,指菊枝样子好看。幽,说因菊而环境显得幽雅。
4.“隔坐”句——即一座之隔而闻到菊花的香气。三径露,指菊,修辞说法(与下句“一枝秋”相对),用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三径”原出处参见前清客《兰风蕙露》对联注。“香分三径露”, 是说菊之香气从三径分得,与下句“一枝”一样,正写出“供”字。
5.霜清——仍是修辞说法,指菊花清雅。纸帐来新梦——房内新供菊枝,使睡梦也增香。因纸帐上多画花卉,而真的菊自然大大超过所画的花,所以及之。《遵生八笺》:“纸帐,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拆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6.“圃冷”句——书中黛玉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末供之先,意思深远”圃冷,菊圃冷落。斜阳,衰飒之景。旧游,旧时的同游者、老朋友。
7.“傲世”二句——说自己也与菊一样傲世,并不迷恋世上的荣华富贵。春风桃李,喻世俗荣华。淹留,这里是久留忘返的意思。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注释]
1.秋光——指菊影。潜度偷移——说菊花随着日光西斜而影子在不知不觉地移动。
2.“窗隔”句——意思是隔着窗子透出稀疏的灯光,在地上描下了浓淡不同的远近菊影。
3.“篱筛”句——竹篱好比筛子,透过月光的碎片,就像把明净精巧的菊花姿影封锁在里面。玲珑,空明的样子,又常形容雕镂精巧。
4.寒芳——指菊。留照——留下肖像,即留下影子。魂应驻——花魂应该也留在菊影之中,说菊影能传神。
5.霜印——指菊影。梦也空——影虽能传花之神,但毕竟是虚像,“梦也空”就是虚像的修辞说法。上句从花到影,这句从影到花,说法相反相成。
6.暗香——指菊,因写月夜花影,所以用“暗”。休踏碎——正点出“菊影”,影在地上,因珍惜,所以不愿踩它。程高本这三个字作“踏碎处”,句不可通,既已“踏碎”(影岂能踏碎?),怎么还说“珍重”呢?今从脂本。
7.“凭谁”句——赏菊与饮酒相关,已见前诗注。影子本来朦胧,加之醉眼迷离,看去就更模糊难以辨认了。
柳絮词(第七十回)
[说明]
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宝玉没有写成,却兴起续完探春的半阕;宝钗嫌众人写的“过于丧败”,便翻案作得意之词。
如梦令(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注释]
1.绣绒——喻柳花。残吐——因残而离。词写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来,所以说“岂是残吐”。后人不晓词意,妄改“残吐”为“才吐”(程高本),变新枝为衰柳,与全首境界不合。明代杨基《春绣绝句》:“笑嚼红绒唾碧窗”。
2.香雾——喻飞絮蒙蒙。
3.拈——用手指头拿东西。鹃鸣燕妒——以拈柳絮代表占得了春光,所以说使春鸟产生妒忌。
4.莫放——庚辰本作“莫使”,与前句“空使”用字重复,且拈絮是想留住春天,以“莫放”为好。从戚序本。南宋词人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写蛛网沾住飞絮,希望留住春光,为这几句所取意。
[鉴赏]
《柳絮词》又都是每个人未来的自况。我们知道,湘云后来与卫若兰结合,新婚是美满的,所以词中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对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会触痛伤感,有人可能会羡慕妒忌,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诩“纤手自拈来”,总是凭某种见面机会以“金麒麟”为信物而凑成的。十四回写官客为秦氏送殡时曾介绍卫若兰是“诸王孙公子”,可见所谓“才貌仙郎”也必须以爵禄门第为先决条件,不能想象如史湘云那样的公侯千金会单凭才貌选择一个地位卑贱的人作为自己的丈夫。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地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注释]
1.科头——不戴帽子叫科头。这里借用来说不拘礼法的样子,与下联“傲世”关合,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抱膝而坐)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2.傲世——菊不畏风霜,冒寒开放,有“傲霜枝”之称。
3.知音——知己朋友。典出钟子期听伯牙弹琴能知其心意的故事。见《列子·汤问》。
4.荏苒——参见林黛玉灯谜诗注。
第3个回答  2009-05-24
说法不一!

我感觉,红楼梦上的女子都很有才华!

但被人们常说的有

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 林黛玉

最有管理能力,大胆改革的女子是_贾探春

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_王熙凤

但还有一说是

妙玉

妙玉,虽然在书中露面不多(据周汝昌先生考证,在原书遗失的后32回中,有妙玉的重头戏,可惜……),但每一次都让人难以忘怀,湘云、黛玉中秋联诗的时候,被秒玉截住同邀去喝茶,充分显示出了妙玉文采斐然的一面!最绝的是,茶品梅花雪那一章中,有这么一段: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
以前看红楼,看到这里,都要击案叫绝,通部红楼,黛玉被讥讽为俗人的,唯此一次,唯卿一人耳!在场的三姝瞬间分了高下!

但是

“海棠名诗社,林史傲秋闺。纵有才八斗,不如富贵儿。”
兄弟姐妹们为什么都忘了史湘云,海棠社的缘起就是因为枕霞旧友的两首诗啊。
可见脂砚斋对史湘云也是极为推崇的。

如果四大家族能晚倒20年,大观园中应该还能出现一位才女,就是香菱,熟悉原著的人应该会赞成,在此不赘述。
第4个回答  2009-05-24
林黛玉,最有名的是葬花词,她在海棠社作词时屡得桂冠,后她又将海棠社改作菊花社,总得来说很有才就是了,或许很多人不喜欢她斤斤计较的性格,但是她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