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文化内涵 五百字左右

如题所述

二.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文化内涵 阴阳之对立统一,五行之相生相克,构成了更为复杂的系统论,这 种更为复杂的系统论可以解释世间万物。 一、阴阳 中国对于宇宙本原的探索集中体现在阴阳理论上“气分阴阳,阴尽成阳,阳尽成阴。” 阴阳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在空间意义上对事物的概括。在古代阴阳的含意极具普遍性: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一般来说,相对静止的阴,相对运动的为阳;向下的为阴,向上的为阳;实者为阴,虚者为阳;冷者为阴,热者为阳;内者为阴,外者为阳。 阴阳两方可以表现在同一系统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上,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事物上。而且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 任何事物都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因素。阴阳表现在一件事上,则所谓凡事有利必有弊。而且利弊之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 二、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了五种事物的性质、能量的形态、发展的过程、运动的方式。它表述的并不是这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时间意义上概括。五行不仅仅是物质的分类,更是
一种时间上的演进过程,相生相克,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木,曲直,木性条达,是生长发散舒展的过程。木是生命的象征,是物质的生命态,木是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而火则是鼎盛阶段,故木生火; 火,炎上,火性燥热,是升腾迸发燃烧的过程。火是热情的象征,火是物质的纯能量态。然则凡事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火到了顶点,向前发展的性质就告一段落,土是事物发展的归宿,故火生土; 土,稼穑,土性敦实,是承载受纳化育的过程。土是宽容的象征,土是物质的非人造态,土是万物的归宿,又是起点。万物生于土、终归于土。阳尽则阴生,事物衰退的性质显现了,金是衰退的象征,故土生金. 金,从革,金性肃杀,是收敛肃降衰退的过程。金是纪律的象征,金是物质的人造态,金是事物衰退阶段;再往前一步,水是事物衰退到极点的象征,故金生水.当然土的终结是阶段性的,而水是终结是整体意义上的。 水,润下,水性寒凉,是滋润安静消亡并重生的过程。水是智慧的象征,水是物质的流动态,水是事物衰退到极点并终归于空无的阶段。根据太极原理,一切事物凡是终点也就必是起始。也就是说水是上一个时期的终结,下一个时期的孕育阶段。凡事盛极则衰,衰极则又复兴,而木是万物萌发的象征,故水又生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2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少人总是把阴阳学说和对立统一混在一起,其实两者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对立统一的双方是对等的,而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则是不对等的,确切地说是阴从属于阳的,阳代表着连续而无形的自然整体,而阴则代表着局部暂态的有序结构,两者的力量是无法对比的,阳决定着阴。或者说整体决定局部,自然整体是万物的上帝,它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存亡。阴阳学说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描述,那就是整体决定局部。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晶,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它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不但不是一些人不懂扣上的的认识论,而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让我们萌发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真正的发源地恰恰是我们中国,功于我们伟大的华夏民族!
PS:有个详细哒~~可以自己筛选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375770102e9xh.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