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背景故事

如题所述

诗歌《长恨歌》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
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都是实的。
写于宪宗元和六年(806)冬天,诗人正任屋(今陕西周至)县尉,
有一次和陈鸿、王质游仙游寺,经王提议,
与陈鸿相约将当时正在民间流传的关于玄宗和宠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作品,陈写成《长恨歌传》,
白写了这首诗。诗以喜剧开头而转成悲剧,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电影《长恨歌》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有着精致的家常的美,她既有为人处世的世故,也有爱恨交织的情意。1946年,17岁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了命运多舛的一生。她先是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前夕大员遇难,王琦瑶又成了普通的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80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一个女人40年的情与爱,被一支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   王安忆以绵密细致,委婉从容的笔调,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写了王琦瑶的一生命运,王琦瑶的故事同时也蕴含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如王安忆自己所说,王琦瑶的形象就是我心目中的上海。在我眼中,上海是一个女性形象,她是中国近代诞生的奇人,上海和女性一样,她没有传统,没有历史,忽然被抛上新舞台,流光溢彩,令人眩目。上海的女性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头,更有一种韧性,能委屈自己,却永远不会绝望。上海这个城市的精神就像上海的女性,没有太高的升华,却也没有特别的沦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7
故事背景:
唐玄宗喜好美色,杨家有女玉环天生丽质,玄宗选中后极尽宠爱,终贪色误国使安禄山兵叛乱权,无奈于逃亡途中迫于群臣压力将玉环赐死。后玄宗每每思念,辗转难眠。临邛有一道人能晓阴阳,有感于玄宗情义,愿为天上地下寻玉环魂魄。后寻得海上仙山太真仙子,仙子得闻玄宗消息,悲喜难名,将一簪带与帝王,以约为誓。惜仙人永隔,此情难续,是为长恨歌。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3
 盛唐时期,唐明皇召杨玉环入宫,至爱至宠。安禄山叛乱后,杨玉环在马嵬坡被众将士逼迫而死,唐明皇肝肠寸断。后得以魂魄升天与爱妃在月宫相会。二人执手泪眼,互诉思念之情,并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20
讲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 但是不符史实"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不识"回避了杨玉环原来是她儿媳的问题 肯定了她们之间的爱情
第4个回答  2020-10-21

长恨歌唱出来这么好听!背后竟然有这么感人的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