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还有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有何特点?大神们帮帮忙

真的很急。。。。。。。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幻灭》写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女主人公章静情感脆弱而富于幻想。她缺乏斗争的勇气;意志软弱。她对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章静讨厌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化”,在读书和爱情两方面都感到了幻灭。为革命形势所鼓舞,她到革命中心的武汉。她换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增加些幻灭的悲哀”。章静抱着这种脆弱的感情和幻想,寻求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安慰,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幻灭,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浪潮冲击下某些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和命运。 《动摇》写的是大革命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作为革命联盟的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在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时候,动摇妥协,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他知道混入革命内部的胡国光的罪恶而不敢揭露和斗争。他害怕人民群众的力量。当革命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不但束手无策,而且为了个人的安全而决定离开革命。胡国光是一个“积年的老狐狸”,他利用种种卑污手段混进革命阵营,用伪装的革命面具掩盖自己的投机破坏行为。关于革命者李克,用墨不多,但多少勾勒出了他的敏锐果断、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当革命危机已经显露的时候,李克以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这个县城,是他指出了这个县过去工作的病根,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说服那些被胡国光所欺蒙和煽动了的群众,是他当革命遭受了失败,把革命的武装力量转移到南乡去准备继续战斗。正是由于这些斗争生活的反映,由于李克这个人物的出现,《动摇》成为三部曲中低沉气氛最少的一部。 《蚀》的第三部《追求》,如茅盾在《读〈倪焕之〉》中所说,意图在于“暴露一九二八年春初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和迷惘”。其中所写的人物,在革命高潮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张曼青的“教育救国”和王仲昭的“新闻救国”的道路没有走通;章秋柳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着自己,也毁灭着别人;另一人物史循,则由怀疑、颓废以致求死不得。“理想与事实不相应合”,是这些人在“追求”失败后得出的共同结论。 追求》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好像没有什么主要人物。按作者的说法是指张曼青教育救国追求的破灭。张原本是个官员,但感到在政治上不能作为,遂准备教育救国,但由于主张在学校单靠个人主义不能得到实行也归于失败,自己理想的爱人也证明只是理想,就如方鸿渐的孙小姐一样。其余的人物都是些病态人物,如章秋柳,怀疑主义者史循等。 http://blog.donews.com/liuchanglibo/archive/2005/05/16/382300.aspx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世界 http://www.tieshuhuakai.com/peges/bylwk001.htm 看张爱玲笔下的女性 http://www.shineblog.com/user2/24210/archives/2005/165008.shtml 你可以参考中国现当代文学,我觉得那里说的比较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6
《蚀》三部曲分别题名为幻灭、动摇、追求。打通了来看,可以简要表述为:《幻灭》写失望,《动摇》写怀疑,《追求》写悲观。我觉得在事过70年之后,在这20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来研究这三部曲,不妨可以试试从正面的、积极的意义上来看待《蚀》里的失望、怀疑和悲观。 《蚀》三部曲所表现的失望、怀疑与悲观,并不都是消极的,失望是有所批评,怀疑是有所思考,悲观是有所否定,因而可以重新选择。 《蚀》三部曲包含有政治和人文主义两大主题,茅盾在日后的长篇创作皆未脱离此轨道。政治主题是作者由政治家转向文学创作所带来的,人文主题则是茅盾不倦地谛视人生和苦苦追索人生意义的结果,也可谓是对文学研究会“文学为人生”传统的发扬。在这两方面,茅盾都以观察的深刻和技术的独创,取得卓越成就。
第2个回答  2014-04-26
张爱玲若是男的就好了,我答非所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