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耐极化电压是由什么来实现的?

心电图机的耐极化电压300mV是由电路中哪部分原件完成的?

心电图机标准化

(一)心电图机:把心脏产生的微弱电流(mv级)接收,放大并记录出心电图的装置称为心电机。
(二)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三)心电图机的分类
心电图机按主要原器件分类;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按通道分类:单通道,多通道(国家医疗仪器设备分类标准规定三通道以上为多通道包括三通道),常用的有三通道,四通道,六通道,八通道,十二通道。目前国内多应用单通道和三通道。国际上提倡应用十二通道同步心电图机以提高心电图的诊断水平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提倡,应用十二通道同步心电图机。
按电源分类:交流、交直流两用,直流。
按记录方法分类:目前常用热笔式,热振式,计算机针式打印,喷墨,激光打印。
按机型分类:便携式,手提式,台式。
按功能分类:普通单一功能心电图机,计算机自动测试分析报告存储等多功能。
(四)心电图机的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心电图机的性能好坏,常以其技术指标来表示:
1、灵敏度(增益):心电图机灵敏度(增益)是指输入1mv电压时,描笔偏幅度。用mm/mv表示。心电图机灵敏度为1cm/mv。最大灵敏度一般要求达到20mm•mv。心电图机灵敏一般分为三档,5/mm/mv,10/mm/mv,20mm/mv。灵敏阈不大于20μvp-p。
2、噪声:由于放大器中元件内部电子运动不规则性,使心电图机在没有信号加入时,仍能输出不规则的信号叫噪声。折合到输入端的噪声电压不大于15μvp-p。
3、阻尼:抵消记录器所发生的振荡力量,叫阻尼。在心电图中,不能容许记录器按宁本身的振荡频率运动,因为这将引起波形的失真。
4、频率响应:灵敏度随着输入信号频率而变化的关系叫做频率响应。心电图机规定1-75HZ。
5、时间常数:是阶跃波形从最终值下降到它的37%所经历的时间。时间常数≥3.2秒。
6、线性:心电图机的输出响应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相同,幅度随输入量同样倍数变化时,该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信号峰一值在5-50mm之间时,线性偏差应小于输出峰值的5%,输出信号幅值<5mm时,非线性偏差不应大于0.25mm。
心电图机在描笔处于各种位置时,若输入相同信号时,描笔偏转的幅度相同。则称为心是图机的线性良好,如果线性不好,将使心电图波形产生失真。这是移位线性。心电图规定在±20mm范围内,移位非线性不大于±10%。
7、共模抑制比:差模输入时的灵敏度与共模输入时的灵敏度之比值就是共模抑制比。他反应了心电图抗干扰能力。
心电图机各导联的共模抑制比应大于1000:1。目前的心电图机一般均在89dB。
8、输入阻抗:不小于2.5MΩ
9、基线稳定性:电源电压稳定时,基线的漂移不大于1mm。基线稳定度是衡量心电图机本身稳定性和对电网电压波动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10、走纸速度:至少具有25mm/s;50mm/s两档误差不大于±5%。
11、滞后:记录系统的滞后不大于0.5mm。
12、定标电压:直流1mV误差不大于±5%。
13、耐极化电压:±300mv极化电压,灵敏度变化不大于±5%。

14、道间干扰:多道心电衅机由于道间干扰而产生的描笔记录度不大于0.5mm。
15、电源泄漏电流:小于100μA。
(四)心电图机的安全性:心电图机是与人体直接联接的电子设备,必须十分注意其对人体的安全性。从安全方面考虑心电图机可分属三型:B型,BF型和CF型。(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793-89心电图机与用安全要求)根据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通则中规定;医用电气设备与患者直接接能部分叫做“应用部分”。为了进一步保证患者安全,医用电气设备的应用部分往往也加有隔离措施,光电耦合,电磁波耦合,电磁波耦合等,根据应用部分的隔度程度,医用电气设备分为B,BF和CF型。
B型:应用部分没有隔离。
BF型:应用部分浮地隔离,可用于体外和体内,但不能直接用于心脏。
CF型:应用部分浮地隔离,对电极有高度防护,可直接用于心脏。我们建议心电图均为CF型。
单道和多道心电图机
基本参数
1.1心电图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40℃;
相对温度:≤80%;
大气压强:750±30mmHg。
1.2使用电源:
交流220V允差±10%、50Hz允差±2%。
直流:应注明直流电压、电池规格和正常工作的小时数。
1.3预热时间:
晶体管:2分钟;
电子管:10分钟。
1.4连续工作时间:
交流:≥4小时
直流:≥0.5小时
1.5导联线电极:
1.5.1电极的位置、标志及色码必须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导联电极位置 电极标志符号 色 码 在从体表面的位置

肢体 R
L
F 红

绿 右臂
左臂
左腿
胸部
(按威尔逊法)
C
CA
CB
CC
C1
C2
C3
C4
C5
C6 白



白/红
白/黄
白/绿
白/棕
白/黑
白/紫 单个可移动的胸电极
三个可移动的胸电极
胸骨右端第四肋间
胸骨左端第四肋间
C1和C4中间第五肋上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左腋前线上与C4同一水平
左腋中线上与C4同一水平
1.6导联选择器最低限度的配置要求:
在单道心电图机中,导联选择器必须能选择试验标准电压和至少具有顺序选择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和V。
在多道心电图中,导联选择中必须能选择试验标准电压和至少具有顺序选择导联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和V6。
1.7记录笔偏转幅度:≥±20mm。
1.8外接输出;
1.8.1灵敏度:1V/mV±5%。
1.8.2输出阻抗:≤100Ω
1.8.3输出短路时必须不损坏机器。
1.9外接直流信号输入
1.9.1灵敏度:100mm/V±5%。
1.9.2输入阻抗:对地不小于100kΩ。
2、技术要求
2.1心电图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所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2.2仪器所有控制器件均需安装正确、牢固可靠,其作用应符合面板说明。
2.3输入电路
2.3.1在2.9.1款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按图1试验电路测电阻与4700pF电容并联阻抗后,对信号的衰减必须不大于表3所规定的值。
表3

导联选择器位置 导联电极 K开路时描笔偏转峰峰值(mm)
连接到P1 连接到P2 单道心电图机 多道心电图机
Ⅰ、Ⅱ、avR、avL、avF、V1 R
R
R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8
3
2 8
Ⅰ、Ⅱ、avR、avL、avF、V2 L
L
L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8
3
2
Ⅰ、Ⅱ、avR、avL、avF、V3 F
F
F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8
3
2
Vi(i为1-6) Ci 所有其他导联电极 8
Vx、Vy、Vz A、C、F、M I、E、H -
达到表3规定值后,单道心电力产机中,10Hz时的单端输入阻抗近似为2.5 MΩ;单个均衡网络阻抗不小于600 kΩ。
2.3.2输入回路电流:各输入回路电流应不大于0.1μA。
2.4标准电压:1mV±5%。
2.5灵敏度:
2.5.1最大灵敏度:≥20mm/mV。
2.5.2标准灵敏度:10±0.2 mm/mV。
2.5.3灵敏度控制:至少提供5、10、20mm/mV三档,转的确误差为±5%。
2.5.4耐极化电压:加±300mV的直流极化电压,灵敏度变化不大于±5%。
2.5.5最小检测信号:对产生0.2mm峰峰偏转的10Hz正弦信号能检测。
2.6噪音电平:
输入端与中性电极之间接入51 kΩ电阻与0.047μF电容并联阻抗,在2.9.1款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折合到输入端的噪音电平不大于20μvp-p。
2.7抗干扰能力
2.7.1心电图机各导联的共模抑制比应大于1000:1。
2.7.2心电图对呈现在病人身上10V共模信号的抑制,按图4试验电路模拟测试,在各导联分别接入模拟电极—皮肤不平衡阻抗(51 kΩ与0.047μF电容并联)情况下,记录振幅必须不超过10mm。
2.850Hz干扰抑制滤波器:≥20dB。
2.9频率特性
2.9.1幅度频率特性:以10Hz为基准,1-75Hz+0.4 dB、3.0dB
2.9.3低频特性:时间常数≥3.2秒。
2.10线性:在±20mm范围内,移位非线性不大于±10%。
2.11基线稳定性。
2.11.1电源电压稳定时:基线的漂移不大于1mm
2.11.2电源电压瞬态波动时:基线的漂移不大于1mm
2.11.3操作开关自“封闭”转到“观察”时,基线的漂移不大于1mm
2.11.4灵敏度变化对基线的影响:在无信号输入时,基线受灵敏度变化影响其位移不超过2mm
2.11.5温度漂移:在+5--40℃温度范围内,基线漂移平均不超过0.5mm/℃
2.12走约速度:至少具有25mm/s和50mm/s二档,误差不大于±5。
2.13滞后:记录系统的滞后不超过0.5mm
2.14多道心电图机的道间影响:在多道心电图机任何道上,由于道间影响而产生的偏转不大于0.5mm。
2.15绝缘性能
2.15.1电源线输入端与机箱之前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 MΩ。
2.15.2心电衅机经贮存运输条件下的潮湿试验,并通过规定的恢复时间后,电源线输入端对机箱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MΩ。
2.15.3电源线输入端与机箱之间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4
心电图机 (贴下一份说明,请参考。答案若不对,看过就是。)
[编辑本段]什么是心电图机(仪)
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国内一般按照记录器输出道数划分为:单道、三道、六道和十二道心电图机等。
[编辑本段]组成部分
1、输入部分
2、放大部分
3、控制电路
4、显示部分
5、记录部分
6、电源部分
7、分类
[编辑本段]重要参数
1、输入电阻:即前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入电阻越大,因电极接触电阻不同而引起的波形失真越小,共模抑制比越高。一般要求大于2MΩ,国际上大于50MΩ。
2、共模抑制比:心电图机一般采用差动式放大电路,这种电路对于同相(又称共模信号,例如周围的电磁场所产生的干扰信号)有抑制作用,对异相信号(又称差模信号,需采集的心电信号就是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共模抑制比(CMRR),指心电图机的差模信号(心电信号)放大倍数Ad与共模信号(干扰和噪声)放大倍数Ac之比,表示抗干扰能力的大小。要求大于80dB,国际上大于100dB。
3、抗极化电压:皮肤和表面电极之间会因极化而产生极化电压。这主要是由于心动电流流过后形成的电压滞留现象,极化电压对心电图测量的影响很大,会产生基线漂移等现象。极化电压最高时时可达数十毫伏乃至上百毫伏。处理不好极化电压,产生的干扰将是很严重的。
尽管心电图机使用的电极已经采用了特殊材料,但是由于温度的变化以及电场和磁场的影响,电极仍产生极化电压,一般为200~300mV,这样就要求心电图机要有一个耐极化电压的放大器和记录装置。要求大于300mV,国际上大于500mV。
4、灵敏度: 是指输入1mV标准电压时,记录波形的幅度。通常用mm/mV表示,它反映了整机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大小。心电图机标准灵敏度为10mm/mV。规定标准灵敏度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各种心电图进行比较。
5、内部噪声:是指心电图机内部元器件工作时,由于电子热运动产生的噪声,而不是因使用不当外来干扰形成的噪声,这种噪声使心电图机没有输入信号时仍有微小的杂乱波输出,这种噪声如果过大,不但影响图形美观,而且还影响心电波的正常性,因此要求噪声越小越好,在描记曲线中应看不到噪声波形。噪声大小可以用折合到输入端的作用大小来计算,一般要求低于输入端加入几微伏至几十微伏以下信号的作用。国际上规定10≤μV。
6、时间常数:在直流输入时,心电图机描记出的信号幅度将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输出幅度自100%下降至37%左右所需的时间。一般要求大于3.2s,若过小,幅值下降的过快,甚至会使输入的方波信号变成尖波信号,这就不能反映心电波形的真实情况。
7、频率响应:人体心电波形并不是单一频率的,而是可以分解成不同频率、不同比例的正弦波成分,也就是说心电信号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若心电图机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相同的增益,则描记出来的波形就不会失真。但是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放大能力并不一定完全一样的。心电图机输入相同幅值、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其输出信号幅度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频率响应特性。心电图机的频率响应特性主要取决于放大器和记录器的频率响应特性。频率响应越宽越好,一般心电图机的放大器比较容易满足要求,而记录器是决定频率响应的主要因素。一般要求在0.05~150Hz(-3dB)。
8、绝缘性:为了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心电图机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绝缘性常用电源对机壳的电阻来表示,有时也用机壳的漏电流表示。一般要求电源对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或漏电流应小于100μA。为此,心电图机通常采用“浮地技术”。
9、安全性:心电图机是与人体直接连接的电子设备,必须十分注意其对人体的安全性。从安全方面考虑,心电图机可分属三型:B型、BF型和CF型(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793-89心电图机和使用安全要求)。根据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通则中规定: 医用电器设备与患者直接连接部分叫"应用部分"。为了进一步保证患者安全,医用电器设备的应用部分往往也加有隔离措施、光电偶合、电磁波偶合等。根据应用部分的隔离程度,医用电器设备的应用部分往往也加有隔离措施、光电偶合、电磁波偶合等。
根据应用部分的隔离程度,医用电器设备分为B、BF、和CF型。
B型: 应用部分没有隔离。
BF型: 应用部分浮地隔离,可用于体外和体内,但不能直接用于心脏。
CF型: 应用浮地隔离,对电击有高度防护,可直接用于心脏。
心电图机分类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正是由于心脏自动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才使得血液在封闭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使生命得以维持。心脏在搏动前后,心肌发生激动。在激动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这样,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均伴随着生物电变化。这种生物电变化可传达到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由于身体各部分组织不同,距心脏的距离不同,心电信号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电位也不同。对正常心脏来说,这种生物电变化的方向、频率、强度是有规律的。若通过电极将体表不同部位的电信号检测出来,再用放大器加以放大,并用记录器描记下来,就可得到心电图形。医生根据所记录的心电图波形的形态、波幅大小以及各波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再与正常心电图相比较,便能诊断出心脏疾病。诸如心电节律不齐、心肌梗塞、期前收缩、高血压、心脏异位搏动等。
心电图机就是用来记录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由于心电图机诊断技术成熟、可靠,操作简便,价格价格适中,对病人无损伤等优点,已成为各级医院中最普及的医用电子仪器之一。
一、心电图机的分类
心电图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
(一)按机器功能分类
心电图机按照机器的功能可分为图形描记普通式心电图机(模拟式心电图机)和图形描记与分析诊断功能心电图机(数字式智能化心电图机)。
(二)按记录器的分类
记录器是心电图机的描记元件。对模拟式心电图机来说,早期使用的记录器多为盘状弹簧为回零力矩的动圈式记录器,九十年代之后多用位置反馈记录器。对数字式心电图机来说,记录器为热敏式或点阵式打印机。
1、动圈式记录器:动圈式记录器的结构原理是由磁钢组成的固定磁路和可转动的线圈。心电图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加到记录器的线圈上,线圈上固定有记录笔。在有心电信号输出时,功率放大器向线圈输出电流,线圈转动。当线圈的偏转角度与盘状弹簧的回零力矩相同时,停上偏转。这样,线圈带动的记录笔便在记录纸上描记出心电图波形。
2、位置反馈记录器:位置反馈记录器是一种不用机械回零弹簧的记录器,特殊的电子电路可起到回零弹簧的作用。机器断电时,位置反馈记录器的记录笔可任意拨动。
3、点阵热敏式记录器:热敏式记录器是利用加热烧结在陶瓷基片上的半导体加热点,在遇热显色的热敏纸上烫出图形及字符的。
(三)按供电方式分类
按供电方式来分,可分为直流式、交流式和交、直两用式心电图机。其中,交、直两用式居多。直流供电式多使用充电电池进行供电。交流供电式是采用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先将交流变为直流,再经高稳定的稳压电路稳定后,供给心电图机工作。
(四)按一次可记录的信号导数来分
按一次可记录的信号导数来分,心电图分为单导及多导式(如三导、六导、十二导)。单导心电图机的心电信号放大通道只有一路,各导联的心电波形要逐个描记。即它不能反映同一时刻各导心电的变化。多导心电图机的放大通道有多路,如六导心电图机就有六路放大器,可反映某一时刻六个导联的心电信号同时变化情况。
第2个回答  2012-11-27
极化电压应该是通过0,.05Hz高通滤波滤除。
我也在设计ecg放大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