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作者简介

如题所述

一、更正: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今北京)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二、人物生平:

1、勤奋少年

马致远生于1250年,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马祠堂村人,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历史上另一说马致远是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不详,马致远在年少时候非常的好学,上进。被马氏后人以及所有的后人津津乐道,并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之中警示自己的子孙后代,向之看齐。

名字由来:

据说马致远最开始的名字叫做视远。在自己的家乡就非常的聪明,好学,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

为了自己的前程,马致远想要离家去远处学习。临走之前他来到了县城的铁佛寺来拜佛。当时那个寺庙的香火非常的兴盛,里边的僧人也非常多。长老的学问特别高。

拜完铁佛之后,马致远求见了寺庙的长老。说,我叫视远,想要求学,无奈我的家里非常的贫穷。希望长老能赐教我一下想要增长学问。长老看见他非常好学,便他和交谈,教诲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既然在东篱出生,志在千里。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但是一定记住,不能图富贵,要为了百姓黎民做事。从此之后马致远将名字的视远改成了致远。号称东篱。关于号称东篱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晚年淡泊名利,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2、青年时期

马致远青年前期的仕途并不好。他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青年时追求功各,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追求功名,仕途坎坷,至今都没有当过什么大官差之内的,所以马致远的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3、中年时期

马致远到了中年才中进士,恰逢元灭南宋后,需要大量人才休养生息,这不是蒙古人所擅长的,于是招募大批汉人。省务官,即为掌税收之官,从五品。马致远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应征为江淮行省务官(江淮行省后又改为江浙行省)而南下到杭州、扬州的。没有几年,也有一种说法,在浙江省任职20几年。职位被调动到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任工部主事。虽然也是为官,可老是调来调去,官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离马致远本人的想法实在是太遥不可及了啊。

但是非常欣慰的事他闲暇时候创作的杂剧和散曲非常的有名,还有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就是他本人取得的文学成就让自己的家乡躲过一场灾难。

明初年间,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让河北河南山东的百姓惨遭杀害。逃亡惨痛不堪。河北的地方到处都是白骨森森。满目疮痍的大地。据说燕王曾经学过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对马致远很崇敬。得到东光是马致远的故乡,便下令。逢马不杀,因此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4、晚年时期

马致远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终于辞官归隐了。马致远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二十年的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及人生的耻辱,对政治的各种不满意,就有了"隐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晚年的时候,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雅的恬静生活,后来也因为自娱自乐而离开人世。约卒于1321年,死后葬于祖茔。

虽然马致远他的为官政治未能得到施展,但是他所创作的曲子,却还都是很不错的,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使用了他的词,还有一小部分都是开始必备的题材,现如今,很多不能得知的人都善用他的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

三、《天净沙·秋思》简介

1、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简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