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全诗及正确读音?

如题所述

《山(shān)行(xíng》

远(yuǎn)上(shàng)寒(hán)山(shān)石(shí)径(jìng)斜(xiá),

白(bái)云(yún)深(shēn)处(chù)有(yǒu)人(rén)家(jiā)。

停(tíng)车(chē)坐(zuò)爱(ài)枫(fēng)林(lín)晚(wǎn),

霜(shuāng)叶(yè)红(hóng)于(yú)二(èr)月(yuè)花(huā)。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作者】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扩展资料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7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bái yún shēn chù yǒu rén jiā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

白话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出自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扩展资料:

一、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二、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21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说明:
“斜”早期称读为xiã,现在统一读为 xié 。
第3个回答  2017-10-27
题目的准确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