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伙“废话体”诗走红,让人读了忍不住笑,为何网友却说这也算诗?

如题所述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在我们眼里一直是种高雅的艺术,甚至很多诗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它能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道:“诗者,吟咏性情也”。就是说诗是抒情言志之物。《毛诗序》中写道:

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是诗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时至今日,这些表现手法依然还在被大量运用。在中国,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虞舜时期。从《诗经》开始,历经了汉魏六朝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发展,到了现代,诗的发展已经吸收了古今中外之精华,不拘于格式和韵律,成为了自由体新诗。

01

虽然现代诗歌已经不讲究格律了,完全用白话写成,但是前些年却有一位诗”用最白话的方式,写了一些满篇废话的诗,让人争议颇多。如他的一首《对白云的赞美》: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

这一首短诗完完全全地直抒胸臆,每句都表达了“白云很白”这个看法。如果不用休止符隔开,甚至都看不出来是诗,还以为是小学生写作文用来凑字数呢。而且这首诗已经脱离了诗的美感,特别是作者在最后加了个“啊”字,原本“啊”在诗歌中非常常见,能让人感觉到诗人热烈的情感,但在这里却显得矫情做作,读起来异常尴尬,原本俗得中规中矩的诗,加个“啊”字,这种俗气就扑面而来,气氛立马增了百倍。

虽然这首诗乍一看很烂,但是它却意外地在网络上火了,而此诗的作者,也渐渐被众人所了解。他叫郑功宇,笔名乌青,1978年10月生于浙江玉环,自称“先锋派诗人”,也是一名小说家和影像作者,标准的文艺青年。虽然他的诗看起来很浅薄,不像是很有文化的样子,但其实本人非常爱读书,甚至为了读书放弃了学业,高中就辍学了,天天泡在图书馆看书。而他那时候的理想也是能在图书馆工作,这样就可以天天免费看书又能混口饭吃了。因为对文学的热爱,他趁着网络的兴起,于2001年1月创办了一家文学网,并且发布了一系列网刊杂志。

02

在《对白云的赞美》火了之后,很多人模仿他的文体写诗,其中有一首就毫不留情地嘲讽了他,题为《对乌青的赞美》:

你写的烂诗真烂啊/真的,很烂很烂非常烂/特别烂特烂/极其烂/贼烂/简直烂死了/啊。

虽然是一首贬低作者的诗,但正是因为网络上诸如此类的谩骂和维护诗人的辩论之声,让他真正火了起来。有人说诗人看到天上美丽的云朵,想把他表达出来,却又发现任何辞藻华丽的语言都是对洁白云朵的亵渎,于是用了最简单纯粹的话语表达了白云的白。他不在乎别人是否能感同身受,只跟着自己心中的感受来描述。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这勉强可以称之为诗,但绝不是优秀的作品,夸他是对别的优秀诗人的侮辱。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贬低也好赞美也好,乌青却全盘接受。面对网友的质疑,他不仅没有沮丧,还写了首诗来自嘲:

我给我妈打电话告诉她/最近我在网上火了/是吗?我妈不会上网,真的吗?/真的,我亲爱的妈妈/这次我绝对没有骗你/我妈听了很高兴,然后呢?/然后我就不火了。我说。

这首诗的角度立意也很新奇,作者打电话告诉妈妈自己在网上火了,妈妈听了很高兴,于是自己看到网络谩骂时的怒火就消失了。

虽然他火的是大部分抖机灵的口水诗,但其实他还写了很多思想深远的作品。他的文字也对现代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去掉格律之后,又去掉了写作技法,让最朴实无华的文字成为了诗,不愧为“先锋派诗人”。

结语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时,总是第一时间去贬低它,抹黑它,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可是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贬低的东西也可能是无数人喜爱的,相反的,你喜爱的也会有很多人去贬低他。不要带着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多一点包容,这样才能创造好的环境让更多的人继续创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9
因为确实写的都是废话,没有什么营养,也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是可能也是一种风格。
第2个回答  2021-03-23
这是因为他做的诗非常的押韵。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
第3个回答  2021-04-10
因为他的文采不高,只是让人感到好笑。并没有真正的内涵,所以有些网友是不认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