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英语语言学中的次范畴化?

如题所述

理解如下:

句子的雏形是靠着脑内的词库跟短语结构律组成的,每个词库里的项都必须至少包含三个要素:拼写,词类和次范畴。拼写信息能保证 apple 和 pear 不混淆;词类信息能排除 a child guy 这样的句子;次范畴能排除 John gave that fat man这样的句子。

再然后,次范畴和x-bar理论也有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投射原则 (Projection Principle):

Lexical structure must be represented categorically at every syntactic level (Chomsky 1986: 84)。

一个词的特征必须一路从终节点(也就是具体的词)投射到根节点(也就是句法树最高的节点上)。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个中心语X,该中心语的次范畴特征是这样的:X, +[___ NP]。

也就是说该中心语X要求一个 NP 作为其 COMP (补足语),那么它要想变成X',就必然得是 [X' [X NP]],这样,我们就说中心语X的次范畴特征投射到了X'的那一层级。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的目标包括系统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课程难点:

1、抽象概念的讲解。

2、理论的具体应用。

采取的解决方法包括:积极探索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革新,尝试运用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路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编写课程电子教案,实施课程网络化,拓展课程教学资源,最终实现课程趣味性、系统性、自主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