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陈逸飞作品被盗,一个呆若木鸡的员工,为什么会引起了我的注意?

如题所述

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不仅收藏瓷器、古木家具、玉器等古董,也收藏有为数不少的现代艺术家的油画作品,并且还会进行不定期的展览。陈逸飞作品便是马未都现代艺术家藏品中,堪称珍品中的珍品。马未都所藏陈逸飞作品,为其艺术生涯中唯一一件雕塑作品,意义重大价值连城。可令人想不明吧的是,陈逸飞作品在他眼皮底下不翼而飞。就在马未都亲自上阵破案抓窃贼的时候,根据马未都的说法一个呆若木鸡的员工,引起了他的注意。看来马未都还真有两把刷子,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这里得着重说一下陈逸飞这件无与伦比的雕塑作品,堪称中国当代艺术中璀璨的明珠。陈逸飞一辈子摄影电影服装什么都干,但老本行还是油画。虽然他在油画上很有造诣,可在雕塑上也是很有成就。他这辈子就创作了一件雕塑作品,就是马未都收藏的《上海少女》。陈逸飞把名字起得楚楚动人,却是一个十足的大块头,足足有3米高,重量可想而知。




可就是这么一件大块头的雕塑作品,竟然在马未都安保措施极严的眼皮底下丢了。这事也不能怪马未都,他百密一疏就是没有把《上海少女》放在显眼位置,连摄像头都没有安装。如此一来,东西不翼而飞,马未都首先想到的就是博物馆出了“内贼”。




马未都毕竟是混迹江湖的老油条,他没有急着声张去报警,而是把一百多号人都集中到一块。马未都对着员工说窃贼在雕塑上留有手印,大家一个人按一下就能知道了。不消片刻,员工把手印按好了。其实,马未都自个儿都不清楚雕塑上究竟有没有手印,反正就是给内贼造成一种心理威慑,捎带观察一下员工按手印时的表情与动作。




马未都多年在古董行摸爬滚打,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一番操作下来初步确定了3个嫌疑人。事情有了进展后,马未都开始让大家听笑话。大家伙估计闹不明白了,价值千万的陈逸飞作品都丢了,马未都还能有心思听笑话?实则不然,这又是马未都的心理战。按照马未都多年后的回忆,一个呆若木鸡的员工,引起了“我”的注意。




马未都就把那位呆若木鸡的员工给叫到办公室,小伙子刚到办公室,扑通一下痛哭流涕地给马未都跪下了。事已至此,“陈逸飞作品失窃案”真相大白。马未都没有把这个小伙子送给警察,而是十分大度地原谅了他。待陈逸飞作品找到之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那个呆若木鸡的员工,后来怎么样?




对于这个误入歧途的“内贼”,马未都也没有多说。可以肯定的是,按照马未都的用人准则。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不会重用了。马未都虽然没有重用那个小伙子,却也让小伙子有了迷途知返的机会,少了一次牢狱之灾,也算是把他从歪路上给拉了回来。什么是格局?马未都在这一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做法,就是有格局的体现,杀人不过头点地,能饶人处且饶人,这就是马未都的格局。就凭这一点,马未都担得起“马先生”这一尊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