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如题所述

因为当时秦朝虽然统一了六国,可是天下还是有很多人不服,再加上秦始皇上位以后经常严刑峻法,导致民怨四起,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楚国就算只有三户人,也能够灭掉秦国,当时这句话传到秦始皇耳朵里的时候,秦始皇还很担忧,甚至不惜两次到楚地出巡,可以说对于楚国,秦始皇一直都很担忧。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楚国即使只剩下三大氏族屈、景、昭,也还是一定要灭亡秦国。

原文: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西汉·司马迁

历史典故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各路义军纷纷配合,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国的南公说过即使整个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都会报仇雪恨团结起来消灭秦国的。”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得到楚人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

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句话最早出现在秦国灭掉楚国的战场之上,当时楚国将军看到自己的国家没有了希望,在愤怒之下他说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样的狠话。在当时的所有人眼中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是一个失败的人不甘心而放出了一句狠话。虽然在我看来它的确就是一句狠话,根本就完全没有意义。

但是非常巧合的是,楚国的后代出现了项羽这样一个狠人,这就导致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说法变得有点可信。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逻辑关系是后来者使得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变得可信,而不是因为这句话而有了后来者。这个我感觉只能说是一个巧合,毕竟现在是一个讲究科学的社会。

而且值得我们思考的一点,就是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究竟是谁提出来的?因为刘邦和项羽一样也是属于楚国后代,只不过项羽是楚国的贵族,而刘邦是楚地的人。所以这句话,也有可能是刘邦为了美化自己,冲淡项羽的形象而提出来的。虽然刘邦可能也没有想到提起这句话,让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是项羽,而不是他刘邦。所以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我看来并没有任何价值,只能说是后来者的点缀吧。史书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且我国历史上正式的史书也是在汉代才出现。

汉代出现的史书肯定会有意的美化他们汉朝封建统治的形象。这句话我反正不太认同,毕竟项羽和刘邦只是在反秦当中一个是主力军,一个是最后收割成果的人。反秦的也不仅仅就是楚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后代。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冲淡了其他国家的作用,刻意的强调楚国人在这次反秦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不过也没办法,毕竟史书又不是我写的,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去了解一下就行。

为什么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说法?

因为当时秦朝虽然统一了六国,可是天下还是有很多人不服,再加上秦始皇上位以后经常严刑峻法,导致民怨四起,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楚国就算只有三户人,也能够灭掉秦国,当时这句话传到秦始皇耳朵里的时候,秦始皇还很担忧,甚至不惜两次到楚地出巡,可以说对于楚国,秦始皇一直都很担忧。

这句话是楚南王说的,至于这句话里面的“三户”,历史上也是争论不休,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三户是用来形容楚国的人数很少,但是因为楚国百姓对秦朝的怨恨,就算是只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会把秦朝推翻,笔者觉得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夸张的语气在里面,但是也足以可见楚国人民对秦王朝统治的不满,和想要推翻秦王朝统治的决心。

也有人认为三户是指昭、屈、 景这三大姓氏,虽然当年楚国被灭了,可是这三大姓氏却保留了下来,这也算是楚国力量的一种延续,还有人认为三户是指当年楚国打败申、息两国以后在当地留下的势力,虽然军队人数很少,但是要想灭亡秦王朝还是绰绰有余了。

历史上最出名也最让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三户是指陈胜、项梁、刘邦这三个人的军队,因为无论是实力还是其它方面,这三个人的力量都是最强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这句话最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真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9

第2个回答  2020-12-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