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古诗全部

如题所述

NO.1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诗七绝压轴之作,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经典。

NO.2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写塞外秋景之中,融入忧国忧民的情思,立意高远,写景又辽远阔大,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直追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雄奇。

NO.3

范仲淹·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无论是意境、思想、艺术性,各方面都是范仲淹词的最佳之一。“碧云天,黄叶地”六个字道尽秋意,再接着“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把秋天的景象描绘得意境宏深。后面的情语写愁思,宛转低回,感人至深。

NO.4

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描写的则是另一种秋景,一种清新的、诗情画意的秋之画卷。既写意也写实,写意是第一句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第二第三都是写实。意、实结合,再结合流畅的音韵,整首诗优美而又宁静,宁静而致远。

NO.5

杜牧·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NO.6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女儿的秋思,跟男人自是不同。像刘禹锡说“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男人的风度与潇洒,或者如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写的都是阔大的景象。女子更细腻婉约,开头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你看她用词多么精丽,而且一语双关,既写景象,也写自己的感受,因为“玉簟”是竹席,躺在竹席上,肌肤的凉意与内心的凄凉、与秋凉交织在一起。

写秋天的诗词,自然也不能少了杜甫的秋兴八首,在这里选他的第一首。

NO.7

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有唐一代,论七律的功力,杜工部当为第一。有人推崇李商隐,李商隐某些诗,的确艺术性上高于杜甫,但整体功力而言,是比不上杜甫的。

NO.8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千古经典,言少意深。

NO.9

李白·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NO.10

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记载:“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菩萨蛮是最古的调子之一,隋时就有,李白这首菩萨蛮,就其气象、意境而言,冠绝古今。由此可见,如果李白生在宋朝,绝对是词坛前三的人物。

有的人的才华,只限于一种文学体裁,比如只能写好诗,却写不好文章,也写不好词,而有的人,才华不受体裁的限制,李白、苏轼就是这样绝无仅有的两个人。

NO.10

辛弃疾· 《太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表面上是中秋之夜的对月抒怀,实际是通过写月,运用古代的神话传说,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就是反对议和、投降,收复中原故土的思想。

NO.11

杜牧·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篇未见秋字,却把秋山的景象描绘得形象具体。

NO.12

刘禹锡·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这首诗里,可见刘禹锡当时是真开心。

NO.13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将秋思与游子的愁思,融合在一起,道尽古今游子断肠之意。

NO.14

苏轼·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此作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来,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此词作于1078年秋,当时苏轼任徐州值周。一次怀古幽梦,引发了他游宦羁旅之愁,人生诸多伤叹俱在其中。

NO.15

王沂孙· 《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这首和他的《天香》,一首唯美,一首奇瑰。不过这首词,表面写闺怨,实则深深的隐藏着怀念故国之情。

NO.16

李煜· 《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泼墨山水画,意境悠远恬淡。而且这画并非是静止一成不变的,菊开菊残,塞雁南飞,有着空间和时间上的跳跃。“一帘风月闲”不是说,这个窗帘一直是空闲的,它是有人的,只是在窗下等待的人,等来等去,等到终于失望,然后走开了。当然,这样解读,仍未尽意。

NO.17

晏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王国维谓之曰:“人生三境界”之一。

NO.18

晁补之· 《洞仙歌》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该词写中秋赏月,语言精炼工丽,清婉娟秀;意远韵长,如人间梦境。

NO.19

辛弃疾·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NO.20

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NO.21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古咏月经典。也是写中秋、望月抒怀的不朽之作。

借中秋写月而抒怀,有屈原《天问》之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01、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孟郊《秋怀十五首》

  02、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03、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04、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05、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06、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07、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08、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09、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10、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11、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12、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

  13、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4、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15、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16、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1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18、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19、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20、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2、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23、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24、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25、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26、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7、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28、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29、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30、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31、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3、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34、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35、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36、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37、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8、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39、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4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41、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42、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3、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44、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5、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46、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宋祁《九日置酒》

  47、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48、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9、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5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1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作者] 张继[朝代]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山行
[作者] 杜牧[朝代]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渔家傲·秋思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秋夕
[作者] 杜牧[朝代] 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秋词
[作者] 刘禹锡[朝代]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登高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百度汉语APPAI让学习更简单立即下载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月夜忆舍弟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山中
[作者] 王维[朝代] 唐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秋兴八首(其一)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秋思
[作者] 张籍[朝代] 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野望
[作者] 王绩[朝代] 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1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作者] 张继[朝代]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山行
[作者] 杜牧[朝代]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渔家傲·秋思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秋夕
[作者] 杜牧[朝代] 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秋词
[作者] 刘禹锡[朝代]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登高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类型: 季节
标签: 秋天
朝代: 全部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作者] 张继[朝代]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山行
[作者] 杜牧[朝代]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渔家傲·秋思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 >>
秋夕
[作者] 杜牧[朝代] 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秋词
[作者] 刘禹锡[朝代]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登高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 >>
百度汉语APPAI让学习更简单立即下载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月夜忆舍弟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
山中
[作者] 王维[朝代] 唐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秋兴八首(其一)
[作者] 杜甫[朝代]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 >>
秋思
[作者] 张籍[朝代] 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野望
[作者] 王绩[朝代] 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寒菊 / 画菊
[作者] 郑思肖[朝代] 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燕歌行二首·其一
[作者] 曹丕[朝代] 魏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 >>
霜月
[作者] 李商隐[朝代] 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御街行·秋日怀旧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作者] 王维 [朝代] 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
秋声赋
[作者] 欧阳修 [朝代] 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
第4个回答  2020-11-03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