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

如题所述

得了“新冠”大多数情况下无需使用抗生素。“新冠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的”,通过充分的休息与适当的对症治疗,3-5天内发热及全身症状均会有明显的缓解。

但当新冠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考虑予以抗生素治疗合并的细菌感染。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局部呼吸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受损,可能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多发生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表现有:

①发热时间长,如5天或以上;

②咳较多的黄脓痰、脓涕等;

③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新冠等病毒感染白细胞通常不高或偏低,但也有升高的;

④其他检查如胸部CT提示有细菌感染可能;

⑤痰细菌培养阳性。

是否继发细菌感染不是很容易鉴别,需要到医院检查确定后,才考虑予以抗生素治疗。可以使用的抗菌药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需要做青霉素皮试)、头孢菌素类、莫西沙星等。

当新冠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考虑予以抗生素治疗合并的细菌感染。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局部呼吸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受损,可能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多发生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表现有:①发热时间长,如5天或以上;②咳较多的黄脓痰、脓涕等;③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新冠等病毒感染白细胞通常不高或偏低,但也有升高的;④其他检查如胸部CT提示有细菌感染可能;⑤痰细菌培养阳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医生王楚宁指出,针对是否为继发细菌感染,不是很容易鉴别,需要到医院检查确定后,才考虑予以抗生素治疗。

“细菌和病毒都会造成呼吸道感染,也均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所以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居家‘新冠抗原自测’,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新冠病毒感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5
新冠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区别有伴随症状不同、咳嗽性质不同、血常规结果不同等。

1、伴随症状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全身感染性中毒的情况较少,可能会有发热、干咳、头痛等不适症状,而被细菌感染后,一般会伴随全身感染中毒的情况,有较大几率出现寒战、畏寒等现象。

2、咳嗽性质不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患者咳嗽主要是以干咳为主,但是细菌感染后,呼吸道受到细菌的影响,一般会出现咳痰的情况,通常为黄痰或白痰。

3、血常规结果不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如果进行血常规检查,这时检测者体内白细胞总数一般是正常的,但是淋巴细胞的数量可能会有所降低,而如果是细菌感染后进行血常规检查,这时体内白细胞总数会有所升高,并且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也会上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还有发热程度以及治疗方式等。两种疾病的表现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没有确诊之前,不建议私自治疗。
第2个回答  2023-02-05
新冠病毒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细菌感染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区别在病因、症状、检查、治疗方式等方面。建议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明确病因,以便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病因:细菌感染的病原体是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可能侵袭皮肤、组织、器官等部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常累及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出现不同程度损伤;
2、症状:细菌感染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使症状存在差异,如皮肤细菌感染患者可有局部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胃肠感染则有腹痛、腹泻、腹胀等,还可能有发热、浑身无力等全身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多出现呼吸道不适,如发热、干咳、咽干、咽痛、鼻塞等,多伴有浑身无力、肌肉酸痛等;
3、检查:细菌感染者可经血常规、细菌培养、CT等检查进行诊断,可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异常升高,并可在血液中发现细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常采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检测结果为阳性时提示体内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阴性时则说明体内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或病毒数量过少;
4、治疗方式:细菌感染者可到感染内科就诊,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遵医嘱对症选用连花清瘟胶囊、苏黄止咳胶囊、川贝枇杷膏等,以减轻不适。
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均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吃过于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不宜喝过多咖啡、浓茶或烈酒,以免影响病情好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