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守丧三年有什么讲究吗?

如题所述

孝道是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这点不仅仅是在养老上体现,作为一个很有仪式感的民族,人们在家中长辈去世的时候都要按照惯例披麻戴孝,等亲人下葬以后还要“守孝”,以表自己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古人的守孝时间比较长,一般长达三年之久。在汉朝,守孝的时间内人们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甚至不可以宴请朋友、不参加应考不做官、不婚嫁,日常服装也要改为素净的颜色。在亲人忌日的时候更是行大礼,焚香跪拜。

对于古时候的这个习俗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这种做法其实是有依据的。人们认为之所以要守孝三年是因为父母在母亲怀孕的将近一年内都很辛苦,生下来以后还要在手上抱一年,学会走路要跟在后面劳累一年,为了子女父母付出很多,所以他们去世以后儿女要用这种方式怀念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情。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按照古礼守孝三年实在有些太长了,特别是不能应考不能当官会见朋友,这种做法简直太古板,严重影响后辈的生活,所以现在守孝的很多礼仪都被更改了。比如穿孝服现在就缩短为了三个月,其他的娱乐活动也是个人自由,并没有人会道德绑架。

不过对于古礼很多农民们依旧在传承,特别是三年内不结婚这件事更是非常重视。因为在很多农村乡亲的眼里,亲人离世家中还在守孝期间大摆宴席,办喜事无疑是对长辈不敬重,以后将得不到祖先的庇佑,所以都在严格的遵守这种礼数。
然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要遵守三年内不结婚的习俗似乎有些难度。现在人本来就晚婚晚嫁,如果家中长辈在自己年龄还小的时候去世还容易办,多等几年结婚就是。如果恰逢三十而立的关卡家中有老人去世,对于未婚青年来说就是一个考验了,本来年龄就比较大再等三年还不知道会怎么样,所以许多人现在对于这个习俗都很难理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8
在古代,守丧三年有很多讲究。首先,孝子在守制期间要穿白鞋,清明、农历十月一日、冬至、除夕、新年时都要烧纸祭奠,孝子家不放炮,不作乐,门上不贴红对联。这个守丧期是三年,三年后才可进行正常的节日习俗活动。
此外,在守丧期间,孝子不能出去社交,不能举行庆祝活动,也不能结婚。甚至在守丧期间,连新任官员都不能马上赴任。如果官员在守丧期间赴任,就被视为不孝,需要受到惩罚。
值得一提的是,古时的守丧制度并不仅仅是三年,如果是父母过世不久就结婚,被发现了是要被杖责的。只有等到守丧三年期满之后才能结婚。这一方面是出自于对父母的孝道,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补偿回报”。
总之,古时的守丧三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期间有很多讲究和规定,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和怀念之情。
第2个回答  2022-12-24
在古代,守丧三年是一种尊重死者的传统习俗。守丧三年有许多讲究,包括不能剪发、不能染发、不能穿彩衣、不能喝酒、不能吃肉等。这些都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死者的怀念。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