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什么时候创作的?该如何赏析?

如题所述

朝雨的声音声冷,又晚来风。林花不堪入目惊,散开春红。一季香凝,一地残浓。一层层,一多重。世间花事了,仅仅太匆匆。曾为胭脂粉,莲步青径。红颜租的植物秾,对望泪涌。一江水东,一场梦空。一程程,一更更。水流最无情,浇愁了人生道路。公元前975年,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虏,囚禁于卞京,前唐灭。此后,"四十年国与家"相离,"三千里江河"旧地。南京金陵变成李后主从此回不去的地方。

春季百卉盛,实际上没那么冷,就算朝雨晚又风。面前的梦事,心里的伤势,让李后主体会到运势沉浮,人生道路暖冷。人的内心生凄凉时,新天地寒瘦,人世间清泠。我没做过败家女君王也了解。想来这一句是写实性。李后主囚居日常生活憋的压抑感,庭院走一走当常情,没想到春也应情。终究常言道,林子大了哪些番禺有。蜀主想到自身三千里地江河,在一阵"匡"风里落幕了……

这名擅古诗词、通音韵、工书法艺术的“当代艺术家”、无意政冶、不贪势力的“三流皇上”真的是有点儿人生失意呀。他们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理还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不晓触动了多大的文人雅士,令人读罢愁不敌愁?

从雕栏玉砌的金銮殿,坠落到昏暗幽僻的黑监狱;从一呼百应的九五之尊变为发展前途难卜的阶下之囚。这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很自然的,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诗词创作。有些觉得,他是清纯若贾宝玉一样的角色。灭亡以前,彻底地迷恋快乐,灭亡后,却又这般忧伤。从李煜词里,我们能彻底体会到他的心里。所以他的词,全是他们的真情实意,故能触扣人心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2
这首词作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被俘之后。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
第2个回答  2022-08-02
朝雨的声音声冷,又晚来风。林花不堪入目惊,散开春红。一季香凝,一地残浓。一层层,一多重。世间花事了,仅仅太匆匆。曾为胭脂粉,莲步青径。红颜租的植物秾,对望泪涌。一江水东,一场梦空。一程程,一更更。水流最无情,浇愁了人生道路。公元前975年,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虏,囚禁于卞京,前唐灭。此后,"四十年国与家"相离,"三千里江河"旧地。南京金陵变成李后主从此回不去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22-08-02
是在他濒临死亡的时候创作的,而且也是他求着当时的皇帝把他放出来,来欣赏一下最后的风光,也是代表着他的委屈。
第4个回答  2022-08-02
就是在他被囚禁皇宫之后,想自杀的那几段时间去创作的,我认为是借景抒情,表达出他的孤独之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