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一首诗好不好?

古诗 比如说
竹牢小小囚黄雀,
白日悲啼夜独鸣。
诸位只知歌妙美,
无人能解困笼情。
这个我写的
但是一点都不知道是不是好
我想了解详细一点
比如说 现代人 写古诗 和古代人有什么差距
还有 意境的问题 是不是要自己培养
信手拈来的诗 判断不出来好坏
谢谢各位的评价
其实我这写的这诗并没有多想 只是当时在课堂上有感而发 随手写的
我的提问的目的并不是让各位评价这首诗了~是让各位教我判断诗歌好坏的方法~谢谢各位的意见
答案我只能选一个了~总之对每个人的回答都致以感谢

第一,看内容是否言之有物。任何一首诗,如果只是空洞的抒情,那么情就没有依托,也会失去诗本身的生命力。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情的表达,必须依托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说明,否则就不能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李白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面上看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这段行程,但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其内心快乐、兴奋的心情跃然纸上。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短短两句,通过“空、新、晚”等词的烘托,其内心宁静澄明的心境表露无遗。再如,写相思的诗。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情有境,感人至深。许多在头条上写诗的朋友,写相思、写爱情、写种种感情,往往是直抒胸臆,缺乏意境,失去了诗的隐喻和缠绵悱恻,实不能称为好诗。
第二,看语言是否自然生动。为什么说语言要流畅生动呢?因为一首好诗的语言,绝不能是为了排律、押韵而非要用某字某词。而是好像信口脱出,但意境又浑然天成。自古以来,说唐诗首推李白,他的诗“天然去雕饰”,这里的雕饰指的就是语言没有雕琢的痕迹。雕琢而不露痕迹,这类语言是最上等的用词。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八句56字,疏落有质,没有一处刻意为了合仄押韵而改动的痕迹,语言流畅自然,清新朴实,是用词的典范。有诗友曾写过关于樱桃的一首诗:“满园翠绿雨陪风,点点樱桃玛瑙红,寂寞夕阳寻此景,玲珑剔透小灯笼”。一个“雨陪风”、“寻此景”、“玲珑剔透”,便让整诗的语言不够自然,沦为下品。
当然了,诗的语言自然生动为佳,但有些地方也适当的可以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表达意思要准确、生动、形象。
第三,看是否合仄押韵。近体诗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韵律。再好的近体诗,如果没有合仄押韵,终归是遗憾的。那么,合什么仄,压什么韵为好呢?古人写诗依古韵,这是和当时人们的语言习惯有关系的。一切的韵、律都是为了让诗读起来更加的具有音乐性,更加的朗朗上口。而非为了押韵而押韵,为了平仄而平仄。当代人写古诗,反映的是当代人的生活,表达的是当代人的感情,用的是当代人所讲的普通话,所以押韵当然是以《新韵》为佳。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十分纠结,认为写古诗就要用古韵,要依《平水韵》。当然依《平水韵》没有问题,只要在读音上,具有音乐性,那么无论《新韵》还是《平水韵》都是好的,没有高下之分。而律本质上是汉语发音上的两种主要特征,即平声和仄声。律诗当然要符合律的基本特征,这是唐人在众多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佳的组合习惯。我们应当继续遵循,并发扬光大。
总之,无论是韵和律,都是为诗的音乐性服务的,只要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律动感,那么适当的时候也是可以变通的。
第四,看情感是否真挚。诗歌是情感的集中体现,可以说,诗歌往往都是饱含深情的。有的诗歌情比较外露,有的诗歌情比较含蓄。但共同的特点就是,情都是真情,是作者真实体验过的感情。如果写一些自己没有亲身体验的情感,那诗必然是空洞而缺乏说服力的。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极尽豪迈之言,千古传诵,是因为他酒后释放天性的真实写照而让人动容。白居易写“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那也是通过想象进行艺术的加工而完成的情感体验,让人涕泪。
当然了,尽管人类情感相通,但每个人的感情又都是不尽相同的。要写出真情实感的诗,需要深切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正所谓,没有彻夜痛苦过,不足以谈人生。如是而已。
第五,看全诗是否有美感。诗歌所具备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美感,这里面包含语言美、建筑美、音律美、思想美等。作为诗人,必定是对这个世界上种种的事情,有这自己特殊的思考的,有的诗人是自然之眼,有的诗人是性灵之眼,还有的诗人是圣人之眼,等等。一首好诗,如果不能从某个方面给人以美感,那必定不能称之为诗。任何语言,若能从某个侧面给人以美感,那也可以称之为诗。冯唐曾写过“春风十里,不如你”,虽然短短几个字,但情景交融,以春风的美好来衬托“你”的重要,实为好诗。庄子的文章,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思想,往往给人以某种神秘而浪漫的美的享受,所以庄子的文章也具有诗的气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7
一首诗判断的首要条件是要看它的韵脚,你的诗符合平仄的原则,这一点不错。第二个一首诗要看它的意境,古人作诗讲究以景烘托情感,你的上阕主要写景,下阕主要抒情,从写作结构来看,你已经达到升华主旨的目的了。第三点,古诗注重动词 ,举例:推和敲这两个字贾岛用了几年的功夫才决定下来,可谓功夫用得极深 。第四点,可以适当的用典,比如《锦瑟》里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第五点,要注意古诗一定要有灵魂,你看能传下来的诗都要么是有深刻意蕴的要么就是反应当时社会风气的,这个是重点。整体来看你这首诗倒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觉。(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才疏学浅,倒有点班门弄斧的意味了,如有异议,还请宽恕)
第2个回答  2021-06-07
不要太拘束,如果一定要古诗的规矩,你会很烦恼的,例如你现在写的这几句,读起来很有意境,既写出了笼中鸟的欢快,也道出了被困笼中失去自由的不被人理解的心情。四句七子,第二句的尾字---鸣 第四句的尾字---情 也很押韵。如果按照古诗的要求,对仗 韵甲 平仄 那就好比笼中鸟一样了。如果要强调七绝的要求,会扼杀更多爱好文字的人,当然,真的要写出一首像样的古体诗,也得要下一番功夫,正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07
枯木巧遇痴雕刻,去皮打磨雕啥好,谁知此木烈性强,太阳一晒满美缝。
第4个回答  2021-06-07
一,言之有物。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必出自肺腑。忌空洞。

二,文笔流畅,用词恰当,或古拙,或朴素,或华美,忌拼凑堆砌。

三,合辙押韵,不跳出基本而神游物外。
以上为个人看法,剩下的留给楼下补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