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是如何从一个商人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如题所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对话,猜猜这个人到底是谁。

有一天,商人回到家里问父亲:“种地能获得多少利?”

父亲说:“十倍。”

他又问:“贩运珠宝呢?”

父亲说:“百倍。”

他接着又问:“那么把一个失意的人扶持成国君,掌管天下钱财,会获利多少呢?”

父亲吃惊地摇摇头,说:“那可没办法计算了。”

到了这里,我想大家都能猜到这个商人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战国时期秦国叱咤风云的吕不韦吕丞相,相传始皇嬴政都是他的私生子呢,不过这些都是野史,无从考证。

1.奇货可居

公元前258年,吕不韦到邯郸经商。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孙异人(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始皇嬴政的父亲,后改名为子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主动上门取得联系。

最后一番交谈后,异人拜谢道:“如果你的计划真能实现,将来我当了秦国国君以后,必分秦国的半壁江山给你。”

就这样,吕不韦和异人做了一笔交易,然后他就开始着手准备帮异人一步步登上秦国国君之座。

2.一掷千金

回到家后,吕不韦就吩咐下人,给异人送去五百金,用来改善生活,结交高朋贵友;他另外支出五百金带去洛阳,在那里购置珍宝玩物,准备为异人疏通关系。

在那个时代,吕不韦一掷千金不能不说是大手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大投资,同时也承担巨大的风险。

吕不韦迅速打理好在赵国的生意后,赶往秦国,在到达秦国的第二天就拜见了华阳夫人(太子安国君的宠妃)的弟弟和姐姐,并送上厚礼,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最后在华阳夫人姐姐的帮助下,成功地让华阳夫人答应收异人为她的子嗣,到了这里,吕不韦的营国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到了秦国,并改名为子楚,拜华阳夫人为义母。

3.大展宏图

公元前249年,秦孝文王逝世后的第三天,太子子楚继承王位,他就是秦庄襄王;他继位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任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以兰田十二县为食邑。太子子楚本就没什么治国之才,所有国事都交由吕不韦打理,秦国进入了由吕不韦的擅权时代。到了这个时候,吕不韦终于可以开始大展宏图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轻而易举地征服了东周,将其领土并入了秦国的板块,彻底消灭了统一中国过程中最后的障碍。实行了一系列强国富民的政策,使秦国的国力、民力在短时间内居于列国之首。在秦庄襄王去世后,13岁的嬴政继位,拜吕不韦为仲父。

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网络各种人才,编纂了一部集各家之长的《吕氏春秋》。据说吕不韦的门客有三千,当时各国诸侯都在大力招揽人才,供养食客,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战国四公子”,吕不韦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认识到士的重要作用,他大规模招揽宾客,打开国门大规模养士,为开创霸业建立了人才库。

他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修了一条为秦国统一六国积聚大量物质基础,让后世子孙受益的郑国渠。据史学家统计,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足以供应秦国60万大军的军粮。郑国渠建成后15年,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吕不韦被当代人称为商圣,他所做的这笔营国投资不能不说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一笔投资。感觉零和博弈论在这笔投资面前都是黯然失色的。秦国能统一六国,他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一统中国的壮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