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字在古文中有哪些意义?

如题所述

“行”字在古文中有13个意思:

1、用作动词,意思是:行走。

古文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释义: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能够成为我老师的人。

2、用作动词,意思是:出行。

古文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为吾子之将行也。”

释义:你们应该要走了。

3、用作动词,意思是:运行。

古文出处:秦·吕不韦《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释义:船已经开始运行了,但是剑不能走。

4、用作动词,意思是:传布。

古文出处:唐·韩愈《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

释义:读书人生活在当今世界上,而希求名誉的光大、德行的推广、难极了!

5、用作动词,意思是:实行;做。

古文出处: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释义:俭朴就会减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

6、用作动词,意思是:动作;行动;举动。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

释义:指的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

7、用作动词,意思是:品行。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屈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

释义: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

8、用作副词,意思是:将;即将。

古文出处: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释义:羡幕自然界的生物顺乎时序茁壮生长,感叹自己即将垂暮之年,不能有所作为。

9、用作量词,意思是:遍;次。

古文出处: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

释义:有客人来了就没有不摆设酒席的,(但)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

10、用作名词,意思是:道路。

古文出处:周·佚名《诗经•七月》:“遵彼微行。”

释义:沿着那条小路。

11、用作名词,意思是:行列;队伍。

古文出处:先秦·屈原 《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

释义: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

12、用作名词,意思是:辈;辈分。

古文出处:西汉·班固《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释义: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13、用作量词,意思是:指成行的事物。

古文出处:汉·乐府古辞《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释义:走出门登上车离开家,眼泪扑簌簌地落了几百行。

扩展资料

“行”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      

白话版《说文解字》:行,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字形采用“彳、亍”会义。所有与行相关的字,都采用“行”作边旁。

“行”字的组词:

1.    走。  【组词】:「步行」、「直行」、「寸步难行」。

2.    驾驶。  【组词】:「行车」、「行驶」。

3.    做、从事。  【组词】:「举行」、「行医」、「行善」、「行事」。

4.    可以。  【组词】:「行不行?」、「事情只要说明白就行了。」

5.    流通、通行。  【组词】:「流行」、「风行一时」。

6.    夸人能干、干练。  【组词】:「你真行!」

7.    人的动作。  【组词】:「行为」、「行动」。

8.    和出门在外有关的。  【组词】:「行踪」、「行李」、「行程」。

9.    将要。  【组词】:「行将就木」。

10. 行书的简称。  【组词】:「行草」、「行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5

1、hang

释义:是路的意思。

2、xing

1,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引申义是离去;

2,运动,“天行有常”-《荀子》,五行是也,

3,做。引为执行、实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

3、xing,第四声。“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这个行是品行的意思

4、xing,第二声,将要的意思,"行将休矣"这个就是将要的意思,你肯定听说过是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12

“行”字在古文中的意义有:

读háng 时有以下几各义项: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3. 步行的阵列。

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6. 行业:同~。各~各业。

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读xíng 时有以下几各义项:

1.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3.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4. 从事:进~。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7. 实际地做:~礼。~医。~文。

8. 可以:不学习不~。

9. 能干:你真~。

10. 将要:~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14. 姓。

第3个回答  2019-06-05
1、行走。先秦·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走在路上,他们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2、出行。先秦·左丘明《肴之战》:“为吾子之将行也。”
翻译:所以我将离开这里。
3、运行。先秦·佚名《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翻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
4、传布。唐·韩愈《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
翻译:读书人生活在当今世界上,而希求名誉的光大、德行的推广。
5、实行;做。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翻译::君子不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
6、动作;行动;举动。汉·司马迁《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
翻译: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
7、品行。汉·司马迁《屈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
翻译: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
8、将;即将。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翻译:羡幕自然界的生物顺乎时序茁壮生长,感叹自己近垂暮之年,不能有所作为。
9、遍;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
翻译: 有客人来了就没有不摆设酒席的,但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