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正常情况下,各种带负电荷的磷脂位于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层,不被免疫系统识别;一旦暴露于机体免疫系统,即可产生各种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不仅是一种强烈的凝血活性物质,激活血小板和促进凝血,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同时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剧血栓形成,使胎盘循环发生局部血栓栓塞,胎盘梗死,胎死宫内,导致流产。近来的研究还发现,抗磷脂抗体可能直接与滋养细胞结合,从而抑制滋养细胞功能,影响胎盘着床过程。

目前已知在这一免疫调节过程中,滋养细胞HLA-G 抗原表达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正常妊娠的母体血清中,存在一种或几种能够抑制免疫识别和免疫反应的封闭因子,也称封闭抗体,以及免疫抑制因子,而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则缺乏这些因子,因此,使得胚胎遭受母体的免疫打击而排斥。

(1)封闭因子。封闭因子是一组IgG 型抗配偶淋巴细胞毒抗体。

一般认为,封闭因子既可直接作用于母体淋巴细胞,又可与滋养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结合,从而阻断母儿之间的免疫识别和免疫反应,封闭母体淋巴细胞对滋养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还有认为封闭因子可能是一种抗独特型抗体,直接针对T 淋巴细胞或B 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BCR/TCR),从而防止母体淋巴细胞与胚胎靶细胞起反应。在体外,封闭因子可以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

(2)HLA 抗原。几十年来,同种免疫型习惯性流产与HLA 抗原相容性的关系一直存有争议。近年来的观察发现,HLA-G 抗原在习惯性流产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习惯性流产的易感基因或单体上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HLA-G: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习惯性流产可能与夫妇HLA 抗原的相容性有关。认为,在正常妊娠过程中,夫妇或母儿间HLA 抗原是不相容的,胚胎所带的父源性HLA 抗原可以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产生封闭因子。对HLA 抗原相容性的研究主要涉及HLA-Ⅰ类抗原分子的A、B 位点以及HLA-Ⅱ类抗原分子的DR、DQ 位点。然而,经过20 余年的研究,目前尚难定论HLA 抗原相容和习惯性流产的确切关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地发现,习惯性流产患者夫妇或母儿间不一定存在HLA 相容性增大的现象。但是,发现HLA-G 抗原的表达可能参与习惯性流产的发病。

一般认为滋养细胞本身并不表达经典的HLA-Ⅰ类抗原分子。近年来,多数学者已证明,滋养细胞可以表达一类非经典的HLA-Ⅰ抗原,该抗原能与W6/32 和β2m 抗体特异性结合,其分子量较低。

这种HLA-Ⅰ类抗原现已命名为HLA-G 抗原。实验观察到滋养细胞表达HLA-G 的水平是随着妊娠的进程而逐渐下降的,说明HLA-G基因的表达是受胚外组织调控的。目前认为,滋养细胞表达HLA-G抗原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子宫胎盘局部的免疫反应。HLA-G 能够引起抑制性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对胎儿具有保护性作用,能够抑制母体免疫系统对胎儿胎盘的攻击。虽然已有学者提出,习惯性流产可能与滋养细胞HLA-G 表达异常有关;但是,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