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牛肉哪个部位的牛肉好?

如题所述

寒露过后天气越来越凉,说起最适合寒冷天气享用的美食,我觉得很多人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火锅吧。



火锅,一听就有烟火气,非得吃个热火朝天才痛快。火锅如同茶一样,自古就有,但它又不同于茶,茶有粗雅之分,有时候你会听人说我不会喝茶,但是你很少听人说我不会吃火锅。

火锅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虽说寒冷天气吃火锅比较多,但是夏天火锅依然受欢迎,可谓一年四季都不会被人冷落,高兴时吃热气腾腾的火锅助兴;难过时一顿暖暖的火锅往往能治愈心灵。

火锅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我认为首先做火锅门槛极低,会烧水,能洗菜,这就具备了火锅的核心技能,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火锅底料就可以涮起来了,简简单单就能享受美味;其次不管是独自一人食补充元气还是三五好友围坐一起畅谈人生,火锅都是最佳选择。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火锅更是花色纷呈,千锅百味,如潮汕有牛肉火锅,北京有铜火锅,苏杭有菊花火锅,云南有滇味火锅,川渝有麻辣火锅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潮汕的牛肉火锅。



和川渝地区麻辣鲜红的汤底形成鲜明对比,潮汕的牛肉火锅则以牛骨和白萝卜炊煮汤底,据说这是因为潮汕的先民们在沿海湿热的气候中,悟出了重油盐不利于健康的道理,所以汤底比较清淡。

“清淡”一直都是古今美食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清代美食家袁枚曾说过味者宁淡毋咸,而潮汕火锅则是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原则。

潮汕火锅很讲究

潮汕火锅为什么有名呢?因为潮汕火锅很讲究。

一、锅的讲究。

因为现在潮汕火锅大多在电磁炉上涮,所以用的锅是复合底的导磁不锈钢平底锅。

二、牛肉的讲究。

潮汕牛肉火锅用的是云贵川地区3-4岁自然放养的土黄母牛或者阉牛,而且为了保证新鲜,一般有潮汕牛肉火锅的地区都有一个屠宰场,每天将新鲜宰杀的牛肉分好部位送到各店供店里的客人们食用,从宰杀到上桌不超过4个小时。

三、切肉的讲究。

潮汕火锅店的切肉师傅一般都有至少5-7年的经验,牛肉剔得筋是筋,肉是肉,筋中看不到肉,肉中看不到筋,不同部位切法用刀都不一样,但每片肉大小薄厚都差不多。



四、牛肉丸的讲究。

众所周知潮汕火锅的牛肉丸很好吃,它一般选用整块牛后腿肉,完全是靠有经验的师傅手工捶打40多分钟,捶打出来的筋手动摘除,然后加入沙茶、鱼虾粉等调料制作而成。



五、涮烫牛肉的讲究。

潮汕火锅下锅的顺序要从瘦到肥,从嫩滑到筋道。吃过潮汕火锅的都知道,漏勺在潮汕火锅中必不可少,一般涮肉的时候放半盘肉在漏勺中,用筷子将肉打散,三吊水(就是涮三下,一涮血水,二涮纤维,三涮酸性)后将漏勺架在锅边缘供大家分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6
喜欢吃涮锅的人,最好选择肚子上的肉。肚子的肉质较粗,吃起来口感非常好,而且腹部肌肉多,虽然也是肥瘦相间,但脂肪量少,相对上脑(脖颈后、脊骨两侧的牛肉)、眼肉(上脑和外脊之间的一块肉)更加健康。
1、牛颈肉肥瘦兼有,肉质干实,肉纹较乱。适宜制馅或煨汤,比嫩肉部分出馅率高15%,做牛肉丸不错。
2、肩肉由互相交叉的两块肉组成,纤维较细,口感滑嫩。适合炖、烤、焖,咖喱牛肉
3、上脑肉质细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纹沉积。上脑脂肪交杂均匀,有明显花纹。适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锅 。
4、胸肉在软骨两侧,主要是胸大肌,纤维稍粗,面纹多,并有一定的脂肪覆盖,煮熟后口感较嫩,肥而不腻。适合炖、煮汤。罗宋汤
5、眼肉一端与上脑相连,另一端与外脊相连。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杂呈大理石花纹状。肉质细嫩,脂肪含量较高,口感香甜多汁。适合涮、烤、煎。
6、外脊(也称西冷)
牛背部的最长肌,肉质为红色,容易有脂肪沉积,呈大理石斑纹状。适合炒、炸、涮、烤。时蔬炒牛肉丝。
7、里脊(也称牛柳或菲力)
牛肉中肉质最细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适合煎、炒、炸、牛排。柠香茄汁牛柳。
8、臀肉(也称米龙、黄瓜条、和尚头)
肌肉纤维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适合垂直肉质纤维切丝或切片后爆炒。胡萝卜牛肉丝9、牛腩肥瘦相间,肉质稍韧。但肉味浓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适合清炖或咖喱。
10、腱子肉分前腱和后腱,熟后有胶质感。适合红烧或卤、酱 。
祝健康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8
牛里脊,外脊,牛上脑,牛眼肉这四个部位的肉适合涮锅用。这四个部位的的肉都比较瘦,口感好,适合切薄片。
第3个回答  2021-01-28
牛肉怎么可能入口即化呢?如果真的是入口即化,那可能是合成的牛肉吧,最好吃的是牛腿或牛的里脊肉,带一点肥肉的也挺好。
第4个回答  2021-01-28
牛五花和牛里脊肉质鲜嫩,是涮火锅的必点食材,但是最鲜嫩的部位还是牛上脑,但是一头牛里面的牛上脑少之又少,所以这个部位的肉也十分的贵。还有牛里脊上方的那一小条肉叫“黄瓜条”也十分嫩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