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历无用”、“读书无用”之类的论调一直存在?

如题所述

“学历无用”、“读书无用”这样的论调一直存在,很大原因是低学历者的自卑心在作祟。

虽然很多人口头上叫嚣着“学历无用”、“读书无用”,但是在大众的普遍观念中,更多的却是“唯学历论”。虽说,学历不等于能力,但是很大程度上,学历和能力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可是在社会实践中,却有一股极端思潮,那就是只重学历。

“唯学历论”可以说是覆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只看重应聘者的学历,要博士不要硕士,要硕士不要本科,至于专科,对不起,根本不予考虑。甚至是单身男女相亲的时候,也要先看看是什么学历,什么学校毕业的。是一般学校还是重点学校,是“985”还是“211”,是清华北大还是海外留学的。如果不是一个学历等级,那就没有接着联系的必要了。

也正是因为社会上的“唯学历论”,对于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观,更是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家长、学生追逐名校“唯名校论”,学校追求高分数的“唯分数论”,更是因此而来。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完全是“一考定终身”,这其实根本没说错。所以我要奉劝那些还在读中学的小朋友们,学习的成绩不只是那几个数字,真的会决定你的一辈子的。

虽然反对“唯学历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概率上名校生、高学历者能力出众者的确要高得多,未来成长为优秀人才的可能性更大,但这只是一个概率,即使这个概率的差别是99%和1%,也不能代表每个个人,毕竟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高学历低能力者有之,低学历但是成功者也有之,概率虽低,但这也是事实。

虽然说“唯学历论”是不合理的,但是想要改变却是天方夜谭。假设你是某大公司的人力,需要招聘一个员工,有二十个人投简历,其中五个是硕士,十五个本科。假设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生,都没有工作经验的话,你是会面试所有二十个人,还是直接面试那五个硕士生呢?随着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现在的就业市场是供大于求的,招聘方占主导地位,一个好的岗位,往往会吸引大量的应聘者。很多时候,用人单位在学历上进行限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物极必反,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曾经收到过学历歧视的,开始希望改变这种情况,但是却往往矫枉过正,他们往往纠结于部分低学历者成功的特殊案例,并以此得出了“学历无用”、“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7社会大学英雄榜”显示,登上胡润百富榜的2000多位资产达20亿及以上的企业家中,有一半人没有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胡润表示:“按照社会标准,这些人或许最不可能成功,但从财富报告来看,他们成功了,而且创造了非常伟大的企业。”

不出意料的这又被部分人解读为“读书无用论”。但他们却没看到,这些上榜的没有本科学历的企业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制造业和地产业,这和中国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有很大的关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越来越规范,这种创富机遇和空间早已不再。


而这些企业家还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他们中很多人都读了EMBA或短期课程等来弥补之前断掉的学习,他们更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更加看重,然而大家只看到某位首富说得那句,“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却不知道他的儿子自小被他送到国外,在新加坡Swiss Cottage读小学,在英国Winchester College(温彻斯特公学,英国寄宿制贵族男校)读中学,后在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第三古老大学)读大学。

虽然说“唯学历论”并不可取。但是若死盯着“半数富豪没高学历”,并得出“读书无用”的错误结论,那就更加可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长期以来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我可以大胆预测,积极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大多是从读书中获益然而却别有居心或者另有所图的人。真正没读过什么书的人反而不会宣扬这种论调,一来是因为他们缺少传播的介质,二来是因为他们往往对自己没能有读书的机会,或者没能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而追悔莫及。我认识一些没有读书但是人生得意的人,他们经常对自己没有文化而颇感遗憾甚至是悔恨,他们往往相信如果当初多读书,现在一定会更好。而至于那些因为好运又或者其他原因一夜暴富的人,他们中的部分人得意忘形而宣称读书无用,不值一驳。

        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往往老生常谈,列举出一些当前中外商界没有读过大学但却取得成功的人士又或者对近些年我国部分省份高考状元的职业生涯进行跟踪,发现他们并不如成为状元时的风光与出类拔萃,然后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就如获至宝,把这些作为自己论点的坚实论据。

        然而,这其中破绽百出甚至毫无逻辑。首先没读过大学不等于没读过书,即使“学历无用”也绝不等同于“读书无用”。其次,高考高中状元只是人一生中读书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在这个阶段他凿壁借光、悬梁刺股,那么其成为状元享受尊荣正是努力读书给予的回馈,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可以一劳永逸。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终其一生去坚持的修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况且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列举出的那些商界所谓没有高学历的成功人士,他们只看到了成功人士没有高学历,却没有看到部分成功人士无论有无学历都会必然成功的定律。有些人还未出生就注定了无论是否拥有学历,是否需要努力都注定会成功。比如国民老公王思聪,即使他具有高学历即使他十分努力。比如比尔盖茨,他虽然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学历,但是他人生的第一份事业是在父母帮扶下完成的,而他的父母在他之前早已功成名就。

        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告诉我们根据他们的跟踪调查,很多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成为所学专业领域的精英,没有昔日金榜提名时的辉煌,但是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些同等背景下没有成为状元、没有考上大学甚至没有读过书的人现在怎样了。他们也没有告诉我们,如果这些高考状元没有成为状元,没有考上大学甚至没有读书,是不是就可以成为所在领域的精英。

        另外,在上述论调中,读书无用论者还弄错了一个常识即读书是成功的一个有利因素,但读书并不必然意味成功,不读书也并不意味着失败。只是多读书更容易成功。还有,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旁人无权指摘。比如说作为当年的高考状元作为北大的高材生,毕业以后选择去卖猪肉,你不能说这就是失败。北大的高材生去卖猪肉,那往往卖的不是猪肉,而是一种人生的理想和境界,北大的高材生去卖猪肉往往也不是为卖猪肉而卖猪肉,在菜市场众多贩卖猪肉的小贩中他必然与众不同。

        读书无用论的大范围甚嚣尘上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因为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上很多行业已经形成了集团式的利益固化,再加之国家长时间以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作为了发展经济的直接手段。高等学校的几度扩招,虽然使得更多的人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但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却没有跟上,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总体上有所下降,导致学历贬值。而很多在学校既没有优越的条件学习又没有主动创造条件学习的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发现自己早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在茫茫人海中自己何其的渺小与微不足道。由此产生了巨大心理落差,导致了其在情感上倾向于学历无用。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应该清醒的知道如果不读书,如果没有高学历自己的处境将会更加尴尬与被动。

        马云真的没有读书吗,马云没有高学历吗。宗庆厚不是高学历,但你看看2016年胡润富豪排行榜上上榜的非高学历的商界成功人士,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以前,而在那个时代高中毕业就属于名副其实的高学历。

        我们可以看看,时下引领高科技产业的弄潮儿有几个不是勤学苦读同时又具有高学历的人。我们还可以看看,我们国家乃至这个世界所有国家的掌舵者哪一个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如果读书无用、学历无用,那么为何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如此重视子女的教育。如果读书无用、学历无用,那为何稍微上规模的企业,稍微体面的工作对学历的要求起点起码是本科。

        作为平民阶层,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改变不了如果想要成功,想要过上我们自己所希翼的生活就得必须加倍的努力的事实。但这些都不重要,这个社会上虽然竞争惨烈但选择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人依然不计其数,所以只要我们足够的努力,就会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然而最可怕的是,自己愿意不努力,不思进取反而抱着“读书无用”“学历无用”的谬论自欺欺人。

        当前的时代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如果出生时我们嘴里没有含着金钥匙,那么不读书没有高学历,我们的成功之路就会异常艰辛。退一万步说,我们即使没有高学历,但也应该多读书。古人虽然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古人还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明显,前面那一句是古代读书的自嘲,是他们谦卑的话语。

        我们永远应该看到,也应该记住那些比我们更优秀的人,依然比我们更努力,更努力的读书,更努力的学习,更努力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更努力的过好自己人生的每一天。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又有什么借口,不像他们那样,那样努力的去读书,那样努力的去生活呢。

第2个回答  2017-05-18

        我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考研。我本科就读于一所非211但在省内认可度很高的一本院校,按照家里人说法“女孩子家家的,还身体弱,随便找个工作不得了吗读什么研究生啊,花家里钱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父母供这么大还不是要嫁人。”用体弱多病劝我不考研,我还可以理解,但因为我是女生而让我少读书,说读书没用,我就不能忍。我以为,家里很多亲戚都是读过一些书的,大概会有很多人支持我,或者不用这个理由阻止我。


 



        都说王思聪人生赢家,随随便便就能挣很多钱,可人家王思聪还英国名校毕业呢。

        我承认这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他们没有那么高的学历,但是他们也有很多钱,也很有能力,可是我们要知道,他们看似学历不高,但他们在社会这个大讲堂上,可没少下功夫学东西,这方面的阅历他们非常高。我承认能力与学历无关,但是我不认为读书无用,学历无用,毕竟它有用,比如学历可以在走出社会后的第一时间里影响我们的薪资。而之所以那么“读书无用”,“学历无用”的声音存在,我个人认为,很多持这种论调的人还是读书少,学历不高,着重眼前看得到的利益,为将来的考虑比较少。

        我闺蜜艳艳的爸爸就是读书无用论的持有者。艳艳高三那年,他每天一个长途电话让成绩还不错的艳艳赶紧退学,到家里卖衣服的小店里帮忙。艳艳的父母在她小学的时候就南下打拼,尝试过很多生意,很辛苦,在艳艳高中的时候,父母终于“立住了脚”,开了家小店,经济收入也稳定了。她爸爸觉得上学就是花钱,能识字不就行了嘛,我都能初中学历混的不错,你高中学历还能不行?上学有什用?赶紧挣钱才是王道!艳艳一直都很体谅父母,顺从父母,唯独在这件事情上坚持“我现在花你的钱,我将来还你,我就是要考大学”。后来艳艳爸把生活费给断了,艳艳就用爷爷的退休金省吃俭用,直到高考结束成绩出来,艳艳爸一看成绩可以吹嘘,才重新接上了生活费。

        现在艳艳过的挺不错的,自己用奖学金和兼职挣钱供自己的生活费。她说十八岁以前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坚持读书,为了不和自己爹一样,也会让自己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想做的事。
我努力想要提升学历,就是为了将来不听到那么多不平等的声音,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我努力向上走,是为了被这个世界看见啊。而我也确实更喜欢努力的自己。

        不是说不读书就不优秀,而是读书多了,很多人的眼界和心境都会变大,也听得进不同的声音,比如,我就不会觉得读书无用,也不会觉得读书一定有用。学历无法成就一个人,但它确实可以促进一个人更好的发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