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新的语文教材有大致了解吗?

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来学习传统文化?

在选文方面,“部编版”语文教材强调四个标准,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部编教材更加重视价值取向,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文章融入教材选篇当中,通过“有机渗透”,以文化人,最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特点。教材中古诗词数量增加,题材多样。“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 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篇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例如小学阶段的《游子吟》、《出塞》、初中阶段的《论语》十二章、《诫子书》等。同时,增设专题栏目,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环节专门设置了“日积月累”栏目,加大了古诗积累,安排了成语、歇后语等,处处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初中语文教材中增设的“名著导读”环节,和以前的教材相比,这个部分被安排到了第三和第六单元之后,这其中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位置的变化,还是一种认识上的提升,力图以书架桥,实现学生与名家名师的对话沟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传统。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选文倾向于经典性,减少了一些未经“沉淀”的时文,外国选文的比例也有所降低。此外,“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还融入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例如姓氏歌、端午粽等内容。经过学习,不仅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新的教材看重传统并不等同于复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髓值得我们学习,借古创今,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发展,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妙,方能帮助我们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1
·蒋琬·费袆·李严·费诗·谯周·徐庶(前期)·马良·董和·郤正·马谡·张松东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