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锌的工艺流程和配方

如题所述

工艺流程:

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

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镀液配制:

镀液的配制(以lL为例):

⑴在镀槽内先加入1/3体积的纯净水;

⑵用1/3的纯水溶解氢氧化钠(溶解时会发热,必须小心);

⑶用少量的水将氧化锌调成糊状,然后加入较多的纯水,充分搅拌。将搅拌好的氧化锌慢慢加入到溶解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络合后加入到镀槽中;

⑷当镀液温度降至30~C以下后,加入85g的Baser,充分搅拌;

⑸将15mL BaseF溶解在15g BaseR中,然后将其混合物加入镀槽;

⑹加入4mL的H—O624,充分搅拌;加水至所配体积;

⑺加入光亮剂ZF-105A、ZF-105B;充分搅拌。

黑色钝化工艺流程:水洗→出光→水洗→黑色钝化→水洗→后处理→干燥。

特点:

电镀锌目的是为了防止钢铁类物体被腐蚀,提高钢铁的耐蚀性及使用寿命,同时也使产品增加装饰性的外观,钢铁随着时间的增长会被风化,水或泥土腐蚀。国内每年被腐蚀的钢铁差不多占整个钢铁量的十分之一,所以,为了保护钢铁或其零件的使用寿命,一般都采用电镀锌来将钢铁加工处理。

由于锌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变化,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下更能产生一种碱式碳酸锌薄膜,这种薄膜就能保护好内部零件而不被腐蚀损坏,即使锌层被某种因素破坏的情况下,锌和钢经过一段时间结合会形成一种微电池,而使钢基体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总结电镀锌有以下特点:

1、抗腐蚀性好,结合细致均匀,不易被腐蚀性气体或液体进入内部。

2、由于锌层比较纯,无论在酸或碱环境底下都不易被腐蚀。长时间有效的保护钢体。

3、经铬酸钝化后形成各种颜色使用,可根据客户喜爱挑选,镀锌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电镀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6
工艺流程
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
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镀液配制
镀液的配制(以lL为例):
⑴在镀槽内先加入1/3体积的纯净水;
⑵用1/3的纯水溶解氢氧化钠(溶解时会发热,必须小心);
⑶用少量的水将氧化锌调成糊状,然后加入较多的纯水,充分搅拌。将搅拌好的氧化锌慢慢加入到溶解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络合后加入到镀槽中;
⑷当镀液温度降至30~C以下后,加入85g的Baser,充分搅拌;
⑸将15mL BaseF溶解在15g BaseR中,然后将其混合物加入镀槽;
⑹加入4mL的H—O624,充分搅拌;加水至所配体积;
⑺加入光亮剂ZF-105A、ZF-105B;充分搅拌。
黑色钝化工艺流程:水洗→出光→水洗→黑色钝化→水洗→后处理→干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25
电镀锌的技术很多呀,我提供一些专利技术的给你看看。
一种电镀锌钢板及钢板镀锌工艺,电镀锌钢板包括钢板及其上的电镀锌层,该电镀锌层含有15-8000ppm的锡。钢板镀锌工艺包括按常规技术对钢板进行脱脂处理、酸洗处理以及在处理后的钢板表面电镀锌,其特点是,在电镀溶液中添加有1-500ppm的Sn2+。本发明的电镀锌钢板由于在电镀锌层中含有15-8000ppm 的锡,大大提高了镀锌层的硬度,其硬度相当于现有技术电镀锌钢板的镀锌层硬度的2倍或更高。本发明的钢板镀锌工艺由于在镀液中添加了微量的Sn2+,有效的改变了电镀锌层的组织结构,使电镀锌层中含有15-8000ppm的锡,获得具有高镀层硬度的电镀锌钢板。
希望对你有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25
一、电镀锌工艺
电镀锌:行业内又称冷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与其他金属相比,锌是相对便宜而又易镀覆的一种金属,属低值防蚀电镀层,被广泛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镀覆技术包括槽镀(或挂镀)、滚镀(适合小零件)、蓝镀、自动镀和连续镀(适合线材、带材)。
二、工艺流程
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
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三、影响因素
⑴锌含量的影响
锌含量太高,光亮范围窄,容易获得厚的镀层,镀层中铁含量降低;锌含量太低,光亮范围宽,要达到所需的厚度需要较长的时间,镀层中铁含量高。
⑵氢氧化钠的影响
氢氧化钠含量太高时,高温操作容易烧焦;氢氧化钠含量太低时,分散能力差。
⑶铁含量的影响
铁含量太高,镀层中铁含量高,钝化膜不亮;铁含量太低,镀层中铁含量低,耐蚀性降低,颜色偏橄榄色。
⑷光亮剂的影响
ZF-IOOA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低电流区域无镀层,钝化颜色不均匀;ZF一100B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整个镀层不亮。
⑸温度的影响
温度太高,分散能力下降,镀层中铁含量高,耐蚀性降低,钝化膜颜色不均匀,发花;温度太低,高电流密度区烧焦,镀层脆性大,沉积速度慢。
⑹阴极移动的影响
必须采用阴极移动。移动太快,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粗糙;太慢,可能产生气流,局部无镀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