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外国诗人的小诗

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么多的。

  溪畔青青柳

  ——叶芝的诗味人生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My love and I did meet

  She passed the Salley Gardens

  With little snow- white feet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But I being young and foolish

  With her did not agree

  In a field by the river

  My love and I did stand

  And on my leaning shoulder

  She laid her snow-white hand

  She bid me take live easy

  As the grass grows on the wiers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now I am full of tears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这是在我出生一百年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写下的一首小诗,由爱尔兰民谣改编而成,初译《柳园里》。也许更多人熟悉的是他的《当你老了》《咏水仙》《百鸟》等传唱名篇,那些视作清新浪漫,仿佛爱尔兰湖畔氤氲水汽中缓缓走来的少女,又宛如仲夏初晨时青草上新凝成的露珠,清爽而不失柔和,浪漫而不失真挚。可是这首小诗却以它平实质朴的语言和深刻隽永的内涵让我久久铭记,并时时想起。在晓春时明艳的桃林里,在盛夏芳香宜人的荷塘边,又或是在秋日绚烂如火的枫林旁……当我身处浪漫的美景中,眼前如画的风景、自己年轻一如朝阳般灿烂的生命让我深深的沉醉在幸福中时,小诗总会从我脑海中浮现出来,耐心而又亲切地向我讲诉那看似简单却又无比丰富的人生哲理: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那么易逝,诸如青春、爱情、美景,他们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为了不至于在失去之后后悔追悔,在于它们遇和时一定要及时珍惜,好好对待。我对于小诗所要揭示的哲理的理解也一直停留在表面的“通过追思失落的爱来告诫人们珍惜一切可爱之物” ,等到后来听了由日本歌手藤田惠美演唱的同名歌曲,联想到诗人痴缠了一生的爱恋,竟发觉诗句所讲诉的故事就是作者一生的写照,而它想要告诉我们的也不只是“惜时惜物”而已!

  在小诗的故事里,少年因为年少轻狂而未曾听从恋人温柔的劝告,人世蹉跎,光阴荏苒,老去的少年在经历生活的沧桑后幡然领悟到了恋人曾经深沉而真挚的劝告,那失落了一生的幸福让昔日的少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再读小诗,那个有着雪一般柔白的小手、轻巧的小足,温柔而又睿智的姑娘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是一幅怎样美妙的图画啊,清碧无垠的小山脚下,蜿蜒的小河如白色丝带绕过莎莉花园,而河畔缓缓走来的是令自己魂牵梦萦的她,步履轻盈,肤白如雪,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她将头轻轻倚在我的肩上,鸟鸣般轻柔悦耳的声音向我诉说着:take love easy ,take life easy……那么年轻的她却有着难得的过人的智慧,她诚挚地劝告爱人:对待生活与爱情应当顺其自然,用一颗平凡的心来对待,千万不要太过执着,否则会因为一时的“愚蠢”而遗恨终生。遗憾的是不管是故事里的少年还是小诗的作者叶芝都未曾领悟“姑娘”的劝告,当他们辗转一生终于明白这一道理时,美妙的青春年华却早已远去。

  喜欢叶芝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茉德•冈,她不仅是闻名遐迩美貌绝伦的女演员,更是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女战士,关于她的美貌,叶芝在不少诗中已经描绘过了,就连在一次宴会上偶然见过她的外国作家都纷纷惊为天人,年轻的诗人会被这样的女子吸引也是理所当然。他为她写过无数传世名篇,他用坚强、热情的苹果花和玫瑰来形容她,用海伦、维纳斯来赞美她,可是这样的爱仍然打动不了她,他执著一生,一次次向她求婚均遭到拒绝,即使心爱的女子一次次嫁作他人妇,诗人热情的火焰仍不曾熄灭,他为了等待她的爱情几乎耗尽了自己的一生,直到青春的花凋零了他才从另一个女人那儿获得了真正的爱情,而那些白白浪费了的少年时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那是多么苦涩的岁月啊,它让才二十多岁的诗人一夜之间就衰老了,他满面风霜在浅浅的忧伤中沉吟:当你老了,两鬓斑白,岁月不再,多少爱情慢慢逝去,而我那隐没在繁星间的心仍一如既往爱你朝圣者般的面容。那样的日子里不知道诗人是怎样一次次鼓起勇气重拾希望的,他渴望与心爱的女子远离尘嚣自由的生活,正如自在翱翔在妲纳恩海岸的白鸟一般,可是为祖国的未来殚精竭虑、日夜忧思的她怎么可能接受这份爱情?在民族尚未解放,民众饱受殖民压迫的岁月里,献身理想的她怎么可能抛开身上的责任与爱人双宿双栖?对民族的爱让她只能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民族解放运动战士作为爱人,所以诗人的爱情理想注定只是一场美梦。光阴如梭,白驹过隙,三十多年后的他们都已不再年轻,时间也已证明了这份爱情的坚贞,可是当他再次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她作下挚爱一生的承诺时,三十多年等候换来的却只是冰冷一如从前的拒绝,诗人在后来求婚遭拒的画面我已不再忍心想象了,那颗在爱情的炼狱里饱受折磨的心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带来了深深的痛惜,我在爱尔兰风笛悠远而深沉的曲调中留下了莫名的泪水。

  我有时会想,假如他不是那么痴情,假如他不是那么理智,假如他们身处和平的年代里,那是他们的故事会不会不那么令人痛心?有人采访她时问道叶芝的事,她说:“后世的人会因为我没有接收他的爱而感谢我。”也许她屡次的拒绝确实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也许她确实未曾爱过他,睿智的她不会仅仅因为感动而嫁给他,不愿亵渎他纯洁的爱,又或许她真正热爱的只有那饱经忧患的祖国,这位聪慧美丽的女子的真实意图已无从得知了,可是诗人凄婉的生平却伴着那些美妙的章句让无数热爱他的读者流尽了泪水。诗人执着的一生正如溪畔依依的杨柳,美丽而可人,可是那笼罩其上挥之不去的哀愁却总是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朦胧了双眼。

  爱情与生活都是那么美好,即使明知其中的浮沉得失往往给我们留下最深的伤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以一颗平和的心来面对它们呢?“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说起来是那么简单而轻巧,可是许多人却用尽了一生才明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0
可以看看泰戈尔的诗,
第2个回答  2009-05-19
未选择的路
The Road Not Taken
(这里是课文,有所删除)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93844.html?wtp=tt#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