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

是表达喜悦的诗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乐游园歌

(原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中作)

乐游古园萃森爽,

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

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

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言失〕荡荡,

曲江翠幕排银榜。

拂水低回舞袖翻,

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

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

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一作已)知贱士丑,

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曲江三章章五句

曲江萧条秋气高,

菱荷枯折随风涛。

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

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

长歌激夜梢林莽,

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

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

杜曲幸有桑麻田,

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

看射猛虎终残年。

敬赠郑谏议十韵

谏官非不达,

诗义早知名。

破的由来事,

先锋孰敢争!

思飘云物动,

律中鬼神惊。

毫发无遗憾(一作恨),

波澜独老成。

野人宁得所,

天意薄浮生。

多病休儒服,

冥搜信客旌。

筑居仙缥缈,

旅食岁峥嵘。

使者求颜阖,

诸公厌〔礻尔〕衡。

将期一诺重,

〔焱欠〕使寸心倾。

君见途穷哭,

宣忧阮步兵。白丝行

缫丝须长不须白,

越罗蜀锦金粟尺。

象床玉手乱殷红,

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

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贴平,

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著为君舞,

蛱蝶飞来黄鹂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

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清尘污颜色,

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

恐惧弃捐羁旅。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匀”内换“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衣及〕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筋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革空〕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一作管)哀吟感鬼神,

宾从杂还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

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

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

总拟桥东待使君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

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

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

未须料理白头人

慎莫近前丞相嗔!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参考资料:百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3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

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三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
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
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
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

客至
(原注:喜崔明府相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官定后戏赠
(原注: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参军)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飚。
第2个回答  2009-04-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乐诗。”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5-0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
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6.青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8.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解说]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
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
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
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
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第4个回答  2009-05-04
四喜 杜甫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提名时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