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老人帮忙带娃的利与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1

上周末,看见阳台上的纸箱已经堆放许久,考虑到广州三四月份天气经常有回南天,于是我就到小区门口叫了一位收废品的阿姨,上门收掉这些纸箱。婆婆见状,就帮我先抱着儿子文文下楼玩去了,公公坐在客厅里。公公问多少钱一斤?我回答到六毛。话音刚落,公公就提高嗓门,大声嘟囔:怎么卖得这么便宜,别人都说可以卖到一元的。随后唧唧歪歪大声嚷嚷着。那位阿姨解释道:上门都收六毛,自己送到废品站才九毛,卖不到一元的。可公公根本不理会,仍不停叫嚣,且嗓门越叫越大。

公公七十有余,前几年中风留下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的,且患有高血压,生活自理方面有时还需要别人帮忙。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我们平时都顺他所意,不惹他生气。可此时此刻公公完全不像个病人,大声叫嚷,越叫越有劲,楼上楼下都能听见。这下把我激怒了,说了他几句。于是公公更是生气,吆喝着要回老家,不帮我带娃。

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引起这么严重的家庭矛盾,这完全出乎意料。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我没有再与他计较,让他自言自语吧。

通过这一件事,引发我对老人过来帮忙带娃利与弊问题的思考。显然以上这事,因为公公的参与,最终引爆了家庭战争。家庭氛围的不好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当然是糟糕透顶的。

现在大宝嘟嘟四岁不到,小儿文文九个多月,公婆几次间断性地过来帮忙。其中利弊得失,犹如一把双刃剑,个人体会颇多。今儿我就梳理一下,本着先苦后甜的原则,先讲弊,再讲利吧。

2

有弊一面:

1、 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冲突 。公婆来自农村,年过古稀,一辈子在土地上耕作,勤劳节省。俩孩陆续出生,公婆便来广州帮忙(具体说只是婆婆帮忙,公公基本什么都干不了)。婆婆来了,厨房便由她打理。公婆觉得广州物价太高,想尽法子节省。买水果蔬菜,首先考虑的是特价的蔬菜(头一天剩下的),其次有优惠,打折扣的蔬果,比如说有几次萝卜白菜搞活动,三五毛钱一斤。婆婆则买七八个大白菜,十多斤萝卜回来。那段时间基本餐餐萝卜白菜,饮食结构非常单一。有时没来得及吃完,萝卜白菜都风化了,且表层长很多绿色点点。在婆婆的眼里,省钱第一,能吃饱就很好,根本没有营养均衡的概念。有时候我建议要改善下伙食,必竟家里有小孩,且我还要哺母。可婆婆很不乐意,阴着脸。后来有几次我自己下厨做饭,婆婆要么少吃,要么另外起灶做面食。之后我再也不说,心里却万分的无奈。

婆婆常常提起她那年代的不易,没吃没穿的,觉得现在的我们太挑剔。年龄大了,思维定式,很难改变,只能由着他们的性子,不然天天都有矛盾。

在卫生方面,两代人的观念也是不一样的。我喜欢家里整洁舒适,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样心情也会愉悦不少。所以经常角角落落我一抹二扫三拖地,东西该归位要归位,乱七八糟的摆放,很受不了。但公婆则不一样,老按农村的标准来衡量,于是难免又产生分歧。

或许习惯成自然,公公进门从不换鞋,出门穿着鞋子,回来也穿着。上厕所不知道是忘了冲水,还是舍不得用水,经常不冲,一阵阵骚味。多次提醒没用,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洗刷刷。有时没关紧门,我以为厕所没人,推门进去,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2、 家庭关系的紧张 。之前不在一起,我和公婆相安无事。现在因为一些理念不同,导致生活中很多细节产生摩擦和分歧。有时候,商量商量可以取得统一;有时候,双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干各的。少数时候,就会产生火药味,爆发家庭战争,如文章开头。

很多时候,我只能选择妥协,换取家庭的和谐。比如说做饭,老人做什么,我吃什么,不要建议;比如说洗衣服,婆婆常常大人宝宝的衣服一起放进洗衣机,甚至连袜子也一起扔进去,且把水量调到最小,根本就盖不住衣服。看不惯,不要说,撸起袖子自己干。

站在公婆角度上看,或许他们也忍让一些。正因为大家都妥协了一部分,其实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另外因为公婆的存在,我们夫妻关系偶尔也会紧张。遇到不满意的地方,我会向老公吐嘈。老公就像夹心饼干似的,敷衍我的同时,也要应付老人的叨唠。其实大多数,老公都和公婆统一战线,这让我很是不满,很受委屈,觉得他是妈宝男,觉得自己是外来人,于是经常上演冷战,严重的时候,有离家、离婚的念头。

由于家里多了老人(自己的亲娘也一样),心里总是有一根弦绷着,不自在,不能呈现出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即使晚上洗完澡,也要裹得严严实实;当然就更不用说能和老公随意地亲密接触。

家庭的不和谐,最受伤害的莫过于孩子。健康的家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3、 养育观念不同。 年轻人和老年人养育小孩的理念肯定不一样。老人喜欢谈老经验,年轻人则倡导科学育儿。在吃方面,老人不讲究营养,吃饱就大吉,至于吃什么不重要。其实小孩子的发育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抚育很重要,宝宝的体质与饮食是密切相关。在穿着方面,医生建议不能捂,不然小孩容易长湿疹。可老人总是担心小孩穿的少,一件件加衣服。还有小孩的心理状况,老人根本不理会。有时嘟嘟不听话,婆婆动不动要求我打。而我则喜欢听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她的想法,站在小孩角度理解她的世界,除非太无理取闹,才会很严肃的态度,所谓恩威并重,一般不提倡动手打孩。

教育小孩,言传身教显得非常重要。可婆婆不以为然,经常冒出一些不文明的口头禅,嘟嘟学的有模有样,有时喊爷爷却叫老头子;有时生气的时候,嘟嘟脱口而出MDB。我时常提醒婆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婆婆则说习惯成自然,改不了,仍我行我素。

在娱乐方面,公婆喜欢看电视消遣打发时间,特别是公公,看新闻时,可以不吃不喝。而我则更喜欢安静的环境,看看书,码码字,或与孩子玩游戏,引导她读绘本。很多时候,只能顺着老人的心意。

3

再说说有利一面:

1、 可以帮忙洗衣做饭刷锅等家务活 。公婆在这里,暂不管婆婆做饭好不好吃,营不营养,至少有现成饭吃,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且婆婆做的面食,那是相当的地道,很是美味。一贯吃米饭长大的我,偶尔换着吃面食,感觉挺好。

婆婆在这里,还帮着洗衣服。虽说有洗衣机,但小孩子这里爬那里滚,衣服特别的脏。在我的提议下,婆婆会先把脏的地方,手洗一遍,再放洗衣机里,然后晾晒。另外扫地拖地等一些细小的活儿,公婆也会帮着干。的确,有了婆婆的帮忙,我轻松许多。

2、 可以照看孩子 。虽说在带孩子方面,绝大部分都是我自己负责。但偶尔还是需要公婆搭把手。这样,我可以轻松吃顿饭,或愉快地洗个澡,不用那么赶时间。老人溜娃的时候,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健身、看书等,自我充电。

因此,有老人在身边,多一个人,多一双眼睛,宝宝会免遭一些意外事故的伤害。同时,自己也受益。

3、 可以帮忙应急处理 。一旦出现任何紧急情况,婆婆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大到生病去医院,小到大便拉在裤子里之后打扫战场。

这么小的孩子,去医院一般至少两个人,一个人伺候孩子,一个人跑医院各种流程。

有时,大宝幼儿园有亲子活动或开家长会,我就可以脱身去参加。公婆在这里,很多事情我会游刃有余。反之则捉襟见肘,措手不及。

4、 对老人自己也好 。广州冬天特别暖和,对老人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另外祖孙三代在一起,老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心情好,身体则好。小孩童言童语、天真可爱,常常逗得老人乐呵呵。偶尔全家人出游,小孩高兴,老人也非常开心。

5、 老人在这里,老公可以尽到孝道。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而子欲孝亲尚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总之,老公因为工作原因,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老人过来帮忙,还是不可或缺。特别是俩娃年龄相隔的近,且都非常小的情况下,️有老人帮着打下手,我个人认为,暂是利大于弊。

既然大家生活在一起,肯定会有矛盾。因此,彼此都要学会包容理解。老人要学会装傻,少叨唠少干涉(电话里,我常常这样叮嘱自己的亲娘)。年轻人事事先礼让老年人,少计较。有位老师说: 家里用情不用理,情是解决家庭问题的金钥匙。

另外,孩子长大了,老人可以过来小住,但别长期生活在一起。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世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两个基本不交集。

以上是我的见解。你是怎么认为的?期待大家的分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