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祖父学诗》一文中“房盖被你抬走了”的意思是(

《跟祖父学诗》一文中“房盖被你抬走了”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 )的人。

“房盖被你抬走了”的意思是:作者童年念诗的声音特别大,似乎要掀翻房盖。非常热爱祖国和十分疼爱我的人。

原文:跟祖父学诗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

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笑了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夜里我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越念越觉得好

听,越念越有趣味。

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叫我念诗的,我就总喜欢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就这样瞎念,到底不是久计。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祖父说,“这是说小的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老了回来

了。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说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胡子可白了。”

我问祖父:“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

祖父说:“好比爷爷像你那么大离家,现在老了回来了,谁还认识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

从何处来。’小孩子见了就招呼着说:‘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里来的?’”

我一听觉得不大好,赶快就问祖父:“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

吗?”心里很恐惧。祖父一听就笑了:“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祖父说完,看我还是不很高兴,他又赶快说:“你不离家的,你哪里能够离家……快再念一首诗吧!

念‘春眠不觉晓’……”我一念起“春眠不觉晓”,又是满口的大叫,得意极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似乎那大嚷大叫的习惯稍稍好了一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首诗本来我也很喜欢的,黄梨是很好吃的。经祖父这一讲,说是两只鸟,于是不喜欢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祖父讲了我也不明白,但是我喜欢这首。因为其中有桃花。桃树一开了花不就结桃吗?桃子不是好吃吗?

扩展资料

《跟祖父学诗》是一篇回忆性小说,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作者童年的天真可爱在跟祖父学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流淌着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之情.
该小说文字简单,全文没有抒情的笔墨,仅仅用孩子的心灵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跟祖父学诗时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然后用孩子的笔体白描式的将它表述出来,营造了一种情愈深而文愈浅的境界.

课文以学读古诗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很适合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诗,更能读出韵味.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中,走进跟祖父学诗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童年真挚的情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2
跟祖父学诗阅读答案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儿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每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追问

我要答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12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  “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  “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个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  “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  “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还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第3个回答  2015-12-12
用这样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欢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