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爱孤云闲爱僧的意思

如题所述

“静爱孤云闲爱僧”的意思是: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静爱孤云闲爱僧”出自《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代诗人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译文: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任刺史时所作。杜牧,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第三句一转。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幡即旌麾之类。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

第四句再转。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意思: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出处: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原文: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译文: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扩展资料

此诗先说自己才华平庸,喜欢如孤云般自在,如和尚般清净,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意趣;然后写自己临上任前对长安的不舍,回望唐太宗的昭陵,表达了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

全诗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

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作者简介:杜牧(803-853),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后人谓之小杜,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
  ⑴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⑵“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⑶一麾:旌旗。
  ⑷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译文】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