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描写月色的方法及好处

水调歌头、洞仙歌、卜算子中描写月色用了什么共同的手法?好处?(转、低、照、窥、挂等字)

七、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22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有用事之志而勇于进言,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出任杭州通判,后转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到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外放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后来哲宗亲政,任用新党,苏轼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儋州(今海南岛)。到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第二年死于常州。苏轼的思想比较博杂,儒释道三家都有,当他关心政治,热衷仕途时,儒家思想占上风,当他退避江湖,穷则独善时,释老思想占上风,而他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是道家的追求个性自由的方面。苏轼事实上并没有退隐,但在诗文中表现出的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的退隐要沉重得多,深刻得多。苏轼的诗词文在北宋文学中都是成就最高的。在散文方面,苏轼是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向来同韩柳欧三家并称,与韩文的浩瀚恢宏,柳文的澄澈隽永,欧文的容与闲易不同,苏文是以奔腾倾注、波浪层出而见长。正如他自己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苏诗大多抒发个人情怀与歌咏自然景物,艺术上表现为笔力纵横,挥洒自如,想象奇特,往往以理趣取胜,有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倾向,影响到后出的宋代诗人。苏轼在词史上有突出贡献,可以说词到柳永是一块里程碑,到苏轼又是一块里程碑。苏轼“以诗为词”,全面改革词风,提高了词的品位,开拓了词的境界。从花间到柳永,词为艳科,是小道,苏轼变女性化的词为士大夫之词,可以如诗一样表现内在的生活与外在的世界,表现人的性情怀抱,有人甚至认为苏词超过苏文与苏诗。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分析]

这篇赋是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付使时所作。全文分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主要是记游、写景。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十六个字写出了清风与水光,又有“月出于东山之上”的描写,风、水、月三景贯串全文,成为文章的外在线索。同时景中含情,这就是内在的情感线索。诵明月之诗,表现思君、恋阙的儒家入世思想,在文中不占主流,故很快为“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道家出世思想所代替。从情感表现看,这一段表现的是乐。第二段是一个过渡段,写饮酒高歌,客倚歌吹箫,箫声悲凉,由乐入悲。第三段借主客问答,写人生无常的怅惘。客人从赤壁月夜之景想到曹操描写月夜的诗,从曹操的诗想到当年曹操大战的古战场,再想到曹操当年的英雄气概,写出了人间春风得意的极点,表现的还是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但很快用“而今安在哉”的反问把它推倒,转入到生与死的思考,处处把自己这渺小的无人生建树的人物与曹操对比,写出自己的更深悲哀,从而引出羡慕水与月长生不老的话题,表现的又是佛老思想了。第四段写主人的话,承上客人“羡长江之无穷”,希望“抱明月而长终”的感慨而发议论:你们只知道水与月无穷、长终的一面,而不知道它们的另一面,只知道他们不变的一面,不知道它们变的一面。这是借眼前景生发出的一番道理,显得自然贴切,毫不牵强,看出苏文的纵横自如,随物赋形。接着阐述物我一致的道理,反驳客人的消极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的道理。从表现看,通过生动的形象,用水的流逝,月的盈虚这些眼前美好的景物打比方,说出变与不变的道理,寓说理于抒情之中,故文章显得优美、生动,不枯燥、不极滞。这是谈宇宙观,下面转入人生观的表述: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主宰者,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不属任何人私有,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与你可以共同享受。最后一段以客人回悲为喜,畅饮入睡作结。整个线索是乐——悲——喜。而水、月、风既是外在线索,也是主人公活动场所,同时又是主客议论变与不变道理的比喻物。全文虽如汉赋一样采取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作法,却创造性的运用赋体,赋中主客两方实际就是东坡本人思想矛盾的两个方面,他在乌台诗案后思想极端矛盾,表现在文中既有人生短暂,如同蜉蝣的消极思想,又有万物无穷,遗世独立的达观,借了主客问答形式表达出来。

[思考与问答]

1、 谈谈水、月、风在文章中的结构作用。

2、 这篇文章怎样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黄州团练副使苏某书。

[分析]

这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贬官黄州时期,不足一百字,却叙事、描景、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苏轼文章信笔挥洒,随物赋形的特点。开头叙事,淡淡而入,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是承天寺,人物是作者与张怀民,事件是寻找张怀民。一句“月色入户”的描写,虽然十分平淡,却展现出一幅迷人的月夜图景,引出作者的欣然起行,叙事中表现了作者的怡然自乐。中间写两人步于中庭,见庭下竹柏之影。不写竹柏,却写竹柏之影,已经做到了略貌取神,写竹柏影,却又不正面描写,只是用一个极为轻灵素淡的比喻,积水中的水藻与荇菜,不但表现了树影的神韵,而且隐隐含有人物的空灵旷达的心境。最后议论、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有自己与怀民这两个“闲人”,才能领略其中的诗意。结尾引人遐想,首先是美景与领略美景之人的相遇,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理想;其次,“闲人”一词值得玩味,这里有一点不平,却又为旷达的胸怀所冲洗,留下的只是一种欣慰;同时,“闲人”一词在宋代文学中经常出现,表现了一种人生态度,值得注意。

[思考与问答]

1、联系这篇文章中的“闲人”与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虽美景良辰,故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等语,思考一下宋人的人生态度。(这个问题很大,只要求思考一下,不用回答。)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分析〕

金山寺在镇江,熙宁四年苏轼通判杭州,这首诗是十一月赴杭途中经过镇江时作。诗虽题名《游金山寺》,却并不是记游,而是一首思乡曲,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厌倦和希望归隐的心情。全诗分三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白天望江而思乡。开头两句把长江的万里流程与诗人的半生经历一笔道尽。接着四句写金山寺的山水形胜。写景,却不是写眼前的冬天的景,而是写听来的涨潮时的景,追摹长江的狂涛巨浪,岸石的时出时没。这是为了表达情,寄寓了对仕途险恶的感受。第一部分的结尾表现思乡而不得的怅惘。中十句为第二部分,写夕阳和深夜的江景。他描绘夕阳下的江景:微风吹起了万顷细细的波纹,一片片晚霞在半空中一片赤红。两句诗色彩绚丽,境界优美,可见落日夕照下金山之美。接着写夜景,诗人看到了奇异的景象:江心好象有火炬明亮照耀,腾起的火光居然照到金山上,使得栖息的乌鸦惊起。诗人的兴致骤然中断,而归来躺下,并思索这非鬼非人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把前两部分内容归结起来,抒发由此游而萌生的归山愿望。他的解释出人意表而又在人意中。江山如此多娇,而不辞官归隐,所以江神显现怪异来惊醒我的冥顽不化。诗人已有思归之意,再加上江神的责怪,诗人就将无作有,顺水推舟,向江神发出必定归山的盟誓:有田地可耕再不归去,就有如江水。结尾两句照应前文,江山如此,照应第二部分的美景描写,发誓归田,照应第一部分的眺望家乡,文章虽信笔写来,而文理自现。

〔思考与问答〕

1、 分析文章的结构,谈谈苏文信笔挥洒,而文理自然,内在逻辑严密的特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分析〕

苏诗常将抽象哲理与具体意象相结合,从而成为既形象感人又含意深刻的理趣诗。这首诗表面写雨景,实际包孕着诗人对人生世事哲理性的认识,可以窥见宋诗风貌。诗人的目光从上而下,天上的乌云,半空的山,乱跳的雨,西湖的船。感受由视觉而听觉,未遮山,没有遮住山峰,目光还停在半空,视觉,乱入船,使人置身于西湖之上,听觉,未遮山与乱入船展示了大自然由雨前到雨中的过程。下两句却写出卷地而来的大风忽然吹散了乌云白雨,一“忽”字把大自然瞬息万变,飘忽而来,倏忽逝去的神韵展示出来,而雨后是望湖楼之下,西湖的水象天一样辽阔,平静,青湛。作为写景,生动的画出了大自然雨前、雨中、雨后的绝美画图,可见苏轼不是不能写景。但是苏轼为什么要揭示大自然这种变化无常而又有常的规律呢?他对人生世事有怎样的哲理认识呢?

〔思考与问答〕

1、说说这首诗蕴含的哲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分析〕

当时苏轼官场失意,满腔哀愤亟需倾吐,然而爱妻早逝,只能梦中相逢,但是梦里依稀,转瞬即逝,转眼又回到现实的凄凉,愁苦更不堪忍受。亲人之痛与人生之哀纠缠在一起,全词就是这样反复缠绵地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词分上下片。上片写梦前相思。发端写时间,十年漫长的岁月,两人一生一死,都在互相遥念但又无法相见,这句为全词定下感伤基调。“不思量”,逆接首句,即使不去思量,“自难忘”,再反跌,也正自难于忘记。这两句一起一伏,写出复杂的感情,是婉曲的写法。接着从时间之久,转笔写空间之遥。孤坟远隔千里,而“凄凉”透出自己的人生失意。接下来再一逆转,即使可能相逢,妻子也无法认识自己了,因为自己已风尘满面,鬓白如霜了。这句对诗人外貌的白描,正是凄凉的内容,渗透了诗人无限的身世感慨,所以表现的不仅是对亡妻的思念,而且寄托了天涯沦落之感。下片写梦中相会。梦境中回到家乡,看到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细节写活了妻子的音容笑貌,也写活了夫妻的恩爱。然而十年后重逢,谈什么呢,从何谈起呢?只能是相看无言而流泪千行。这一白描,内涵十分丰富。最后泪水浸醒了幻梦,心情更加凄凉,从而推想妻子亡魂必定也时时因思念而断肠,只有墓地的夜月和长满小松树的山冈伴随着她那凄凉的亡魂。最后两句以景结情,余音不绝,最合词的写法。

〔思考与问答〕

1、找出文中细节白描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分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熙宁八年冬天,苏轼去密州附近的常山祭谢龙王,回来时,与同僚们习射放鹰,并写下这首词。这首词上阕写他的少年狂,写他这次打猎的热闹场面,下阕抒发老夫报国无门的感慨。上阕开头揭示了老夫与少年狂的矛盾,接着写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去打猎,再写随从的穿着打扮,并以随从之多来烘托气势,“千骑卷平冈”,暗隐自己的知州身份。而为了酬报群众的围观,苏轼亲自射虎,并自称射虎的英雄孙权。郎,少年的美称,突出孙权也即自己的少年英俊。下片转写老夫的感慨。酒喝得酣畅,以至于胸怀开张,胆气豪纵,这是承上写少年狂。下面一跌,鬓发微有白霜,再一扬起,又有什么妨害呢?经过这样一层婉曲,才逗出心事:何日派遣冯唐拿着符节到云中郡来呢?以魏尚自比,既写出自己的报国忠心与决心,也写出自己所受不公待遇,又表明了对朝廷的期望。最后表明自己的抱负与愿望,将要拉开雕画的弓,向西北方向射落天狼星。

〔思考与问答〕

1、联系这首词,谈谈你对宋代豪放词的看法。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析]

熙宁九年丙辰,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怀念弟弟苏辙(字子由),写下这首词。全词没有结构的痕迹,全凭情感的驱纵。上阕对月饮酒,下阕对月怀人,上阕问天,下阕问月,上阕突出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下阕是情和理的矛盾,怀念弟弟之情与人生哲理之间的矛盾。上阕开头把酒问天,不知天上月宫里面,今夜是哪一年?所以想乘着风归到月宫去,但又恐怕天上白玉楼台,高处不能忍受寒冷。把向往天上与留恋人间的矛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含蓄地表现出来。苏轼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陶醉于月下起舞。月下起舞的境遇有天上的纯洁,而没有人间的污秽,有人间的温暖,而没有天上的寒冷,故而解决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整个上阕从天上宫阙之美到希望乘风归去,再到担心高处不胜寒,最后决定月下起舞,享受清风明月,写出了思想起伏的过程。下阕问月、怀人。仍从月亮写起: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在屋里失眠人身上。写景事,但无眠之人,透出情感,于是自然转入议论,抒情。他埋怨月亮,你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常常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接着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最后宽慰自己,也是解决情与理的矛盾: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相连。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就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包括自己)表示了美好的祝愿。整个下阕从月亮的照无眠到埋怨月亮的别时圆,再到自我宽解,同样以意驭笔,写出心理变化的过程。从写法来讲,是诗的写法,是长篇抒情诗的写法,接近于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等长篇乐府诗。

[思考与问答]

1、联系苏轼的《前赤壁赋》,谈谈苏轼月下起舞,享受清风明月的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4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与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编辑本段]按特征分类
●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
景物描写包括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等。
从描写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姿态、音调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动作描写是以人物的动作,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作用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动态物体和静态物体的描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0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水调歌头
绣帘开, 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 欹枕钗横鬓乱。(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 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 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 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 “钗横鬓乱”,来反衬她 姿质的美好。)---洞仙歌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卜算子
第3个回答  2009-04-03
月色用了什么共同的手法?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