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办公软件钉钉在政府机关、公务员系统中的推广使用?

如题所述

我一年给省财政贡献那么多税收和提供那么多就业机会,还帮省部门免费建造那么多信息化系统加免费运维,然后我只希望(请求)捎带一个通信工具给政府部门使用,这要求不过分吧~

一个产品的大型推广,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功能),另一个是这个产品在推广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源(势能)。

【质量】

从产品本身来看,其质量肯定是过硬的,毕竟是作为G20的办公通信软件。但是我认为这点更多是还是靠阿里的资源促成的。因为如果单纯地从功能讲,个人感觉微信的企业微信会更有优势和亲和力。

之前大部分的办公场景都是基于微信,所以常常会出现十几个群@你的情况,比较蛋疼,而且工作和生活完全搅在一起了。企业微信可以弥补这块的空白,而且可以温和过度。

综上而言,这个钉钉和企业微信其实在功能上是不分伯仲,而且也有各自的优势。所以与其说着是功能的较量,不如说是两家企业资源的比拼。

【资源】

从地缘角度分析,在浙江地区及辐射周边肯定是钉钉的主场;在深圳及周边辐射地区,肯定是企业微信的主场。

一般他们IM工具入场的方式,都是通过帮助省级单位建一个电子信息系统(免费建造+免费运维),然后部分功能和IM工具强绑定,然后再利用省级单位发文,推动地方使用电子信息系统。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IM工具带入政府机关里了。

无论是在浙江还是深圳,一些信息化密集且电子化需求迫切的政府部门,阿里或微信都会有排他性性战略合作,而且还是省级层面的。

所以可以看出,政府相关的项目肯定是不赚钱的,而且还要贴钱去建造系统和运维。而好处,自然是让自家的IM工具拿到在政府部门的通行证和政府的背书,以便日后在企业层面的推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