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合作的性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相较之下,国共两次合作的主要异同如下:

一、主要矛盾

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两次国共合作都有着反帝的成分,且都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是为了打倒军阀并反对帝国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是为了建立统一战线驱逐侵华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二、时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但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到1946年6月结束。

三、对象

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斗争的对象以国内封建军阀即北洋军阀为主,因而以国民革命运动的形式出现。

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斗争的对象是全面侵华的日本法西斯,因而以民族独立战争的形式出现。

四、结果

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了一定的革命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不少条件,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部分权利,但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而使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共两党携手共进,经过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但随着民族矛盾的结束,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一意孤行要维护专制独裁统治,和谈无望,于1947 年春彻底破裂。

五、合作方式

国共第一次合作酝酿过程中,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只是强调“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面貌为代价”,最终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

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经过两党谈判,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式——采取了共产党承认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地位,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率,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党外合作方式。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在国共两次合作中的地位变化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党在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军队的指挥权都受了限制,专注于发动工农运动方面。可以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共处于从属地位,国共双方不是对等的。

第二次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因此,国共双方都是相对平等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