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是抒怀诗吗?

如题所述

不是。是词
此调本名《忆仙姿》。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词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衣“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名《如意令》。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
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词谱》以庄宗词为谱,将第三句“长记欲别时”改为“长记别伊时”以和律句“仄仄仄平平”。《尊前集》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录此词均为“欲别”。苏轼四首,其中三首此句平仄与庄宗同,但宋人多为仄仄仄平平,如秦观五首为:“睡起熨沉香”“梦破鼠窥烛”“遥想酒醒来”“桃李不禁风”“孤馆悄无人”。此调两个二字叠句,最难处理,而且必须与上下句语意连贯。
《词谱》此句第一字作可平可仄,但当依《词律》此句作“平仄”,如秦观作“消瘦”“无寐”“回首”“肠断”“无寐”。此调四个六字句,俱为仄仄平平仄仄。两个二字句,为平仄。此六句用仄声韵。一个五字句,末字为平声。这样使此词声情低沉凝重。此调于五代仅唐庄宗两词,宋人作者甚众,一般用以抒情,自苏轼用以游戏和表旷达之情后,亦有用以言志与写景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